娄底中心城区。刘新山摄
熊小平周俊邹娜妮
龚雅丽李梅花曾玉玺
前言
回望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年,于娄底而言,同样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国内外经济超预期波动、新冠疫情反复延宕、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等多重挑战,娄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市委、市政府带领湘中儿女,迎难而上、踔厉奋发,积极应对冲击,实现了逆势而上、难中有为、难中向好,奋力在全省A类地区争先创优,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迈出新步伐。
乘风破浪,成就不凡!
娄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奋力打造“三个高地”,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亿元,增长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经济大船顶住压力、破浪前行,交出一份高质量答卷。
这一年,有太多难以忘怀!经济建设阵地,我们为发展而鼓舞;乡村振兴一线,我们为担当而点赞;抗击疫情战场,我们为守护而感动;抗旱救灾前沿,我们为坚守而高歌。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挥洒出梦想的华彩,记录下奋斗的足迹,定格成厚重的里程碑!
奋斗历程
精准施策,筑牢疫情防控堡垒
4月14日16时45分,搭载14天前G次列车在娄底临时下车旅客的最后一列转运列车,缓缓驶出娄底高铁南站。娄底圆满完成G次列车名旅客的医学隔离观察任务。
娄底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高效处置突发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娄底按照“五个同步”要求,精准快速处置多起输入性疫情。特别是成功处置G次高铁疫情,仅16天实现全体旅客解除医学隔离、闭环转运返乡,确保了零外溢和旅客零意外,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健委、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精心构筑严密防线。全市开展“无疫社区(村)”建设,构建“五包五讲五到户”工作体系,推动机关资源下沉、力量下沉,切实把疫情防控落实到最小单元。坚决服从全国全省抗疫大局,先后派出11支队伍人次支援邵阳、怀化等地。坚决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第九版、“二十条”和“新十条”,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转型升级,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
娄底市曾以千万吨钢、千万吨煤、千万吨水泥等闪亮名片傲立湖湘,被誉为湖南的“鲁尔区”。随着资源逐步枯竭,“傻大黑粗”的传统支柱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
娄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立足工业基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产业发展从“粗放型”向“高精尖”转型升级。
围绕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娄底重点发展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统筹推进先进陶瓷、电子信息材料等8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重要原材料“四轮驱动”产业发展模式。
三一产业园。刘新山摄
娄底按照“延链、成网、优环境”思路,高质量编制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材料谷”产业项目“工程”,重点推进亿元以上项目48个,完成投资.72亿元,集聚规上企业家。聚焦“两新”产业,突出硅钢主攻方向,涟钢冷轧硅钢产品一期、涟钢线等一批新材料产业项目启动建设,宏旺新材一期、VAMA二期建成投产。目前,“2+8”十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对全市规模工业贡献率达.3%。娄底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再次获全国优秀。
大抓基层,推进“一切工作到支部”
11月5日,娄底市一场全面推进“一切工作到支部”动员部署会贯穿到市、县、乡、村四级,迅速推进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到“最小管理单元”、到“作业面”。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娄底坚持大抓基层的导向,以推进“一切工作到支部”为抓手,把党支部嵌入经济建设、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重点难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两个作用”,推动娄底中心工作、重大任务落地见效。
娄底坚持党委(党组)书记抓支部,建立“市级指导、县乡履责、支部落实”工作体系,形成“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对部署到基层、到党支部的工作任务实行清单式管理,由市县乡村4级明确各时期的常态化和底线工作,形成任务清单,细化、量化党支部工作任务。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乡镇党委“一线指挥所”的作用,把“一切工作到支部”落实情况列入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照任务清单,娄底严格抓督导、抓考核、抓奖惩,让支部工作实起来,让机关党员干部沉下去。截至11月5日,娄底已在易地搬迁安置点、项目工地、基层网格等建立多个党支部(含临时)。
项目为王,实体产业加速领跑
12月22日,娄底各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吊臂起降,厂房车间内繁忙有序,工业园区里日新月异,彰显出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热度”。
抓项目就是稳增长,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年,娄底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深入一线,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在全市形成“以项目论英雄,凭项目比实力”的浓厚氛围和比拼势头。
年娄底市第三批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彭敏摄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娄底坚持项目为王,谋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投资近亿元,超过“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总和。分3批次集中开(竣)工项目个,总投资4亿元。40个省重点、个市重点、50个市领导联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新新高速、娄醴高速、桥头河通用机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冷水江高新科技产业园、新化复印产业园、双峰劲松电机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娄底春田机场、涟水复航、梅山灌区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
娄底高强钢项目生产线。李中声摄
今年,娄底举办三批次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沪洽周”娄底“材料谷”省级专题招商推介会,新注册“湘商回归”企业50家,签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个,其中“三类强”项目10个,总投资亿元。
对标一流,建设营商环境优秀城市
年初,省委、省政府对市州绩效考核作出调整,把娄底从二类地区调整进入A类地区。娄底向全市发出“争先创优高质量发展”动员令。
高质量营商环境就是高质量发展。娄底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高对接北京、上海、广州等标杆城市最新经验做法,开展“7大平台”建设、“13项指标”攻坚和“6项指标”能力提升行动,努力把娄底建设成为营商环境优秀城市。
娄底开通“营商环境直通车”“娄底营商码”,“三集中三到位”进驻率%、授权率%,企业开办4小时办结。建成“政策超市”平台,注册企业用户6.2万余家,发布惠企政策条,兑现资金余万元,新增减免退缓32.53亿元。出台促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25条硬举措,新增市场主体7.49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服务业企业50户。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市级领导挂点帮扶20户重点亏损企业,选派名干部走访企业户,超过全省总量的1/5。上线运行“金融超市”,促成贷款授信59.98亿元,企业获贷平均时长压降55.5%。营商环境满意度主观评价大幅跃升至全省第4位
改革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增活力”
今年,娄底经开区五江高科、方圆磨具2家工业企业通过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证。自此,娄底经开区“材料谷”主赛道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7家,省级“小巨人”企业26家,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新动能不断凸显,源自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年初,娄底市部署项改革任务全面落地,其中,9项改革经验获国家部委推介,8项改革经验获省推介、居全省第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净资产收益率居全省第二。“五好”园区扎实创建,园区闲置国有资产清理处置完成既定目标,调区扩区有序推进,放权赋权和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全市6个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4%。
以改革促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澎湃。娄底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升级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涟钢成功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实现湖南钢铁行业国家研发平台“零的突破”。全市新增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2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6.27%,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5.78%。获评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4项。五江高科芯片封装干膜技术获省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第一名,涟钢帕级薄规格超高强韧热处理钢技术全球领先,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聚焦民生,灿烂笑脸诠释幸福密码
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娄星区长青街道华达小区内,坑洼的小区道路铺上平整炒砂,破旧外墙穿上靓丽“衣裳”,小区与城市游园连成一片。“以前就是个棚户区,乱搭乱建、脏乱差。”说起小区的变化,业主张大爷喜笑颜开,“通过老旧小区改造,现在就像住在公园里一样。”
广场上欢歌笑语。吴永华摄
娄底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消防车送水到家门口。刘新山摄
今年以来,娄底市22件省定民生实事提前完成,10件市定民生实事超额完成。新建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套,新增城区公办学位1.35万个,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2.18万例;老旧小区改造2.46万户,中心城区新增业主委员会个、物业管理小区个,完成中心城区居民用水直供改造3.1万户;中心城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台,新建保障性住房套,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户。完成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监督性快速检测26.05万批次,“明厨亮灶+互联网”指挥中心建成运行,建设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公里。
志愿者进社区服务。刘新山摄
娄底市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支出比重达77.2%。城镇新增就业3.44万人,对全市近五年4.37万名“两后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经验获国务院反诈打跨联席办发文推介。全科医生每万人拥有数、“无籍房”办证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耕耘沃野,书写乡村振兴壮美篇章
乡村气象新,生活甜似蜜,在希望的田野上,奋力书写乡村振兴壮美篇章。
娄底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累计识别“三类监测对象”4.84万人,消除致贫返贫风险2.16万人,新增扶贫车间32家,开发公益性岗位个,脱贫人口年均纯收入达1.6万元,增长14.8%。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娄底市全面推行“田长制”,在全省率先完成存量抛荒耕地动态清零目标,粮食生产面积.11万亩、总产.99万吨。
水府庙库区农村新貌。刘新山摄
在乡村振兴舞台上“长袖善舞”。娄底市全面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个兼弱村“消薄攻坚”任务提前一年完成。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三提升、三保障”,整治“空心房”栋。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县级垃圾分拣集散中心5个,乡镇垃圾中转站63个,典型经验获农业农村部推介。娄星区列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新化县获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重点县,双峰县发展“小农机”破解耕地“碎片化”工作经验获国务院肯定,冷水江市三尖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娄底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建工作经验分别获国家乡村振兴局、中组部推介。
文旅赋能,全域旅游品牌强势“出圈”
曾国藩故居之底蕴,湘军古宅之恢宏,湄江栈道之旖旎,溪口水库之浩渺,百年矿区之粗犷,油溪夜漂之浪漫……湘中山水,一处一景,涌动着新的活力。
娄底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娄底市文旅广体局供图)
娄底大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以首届娄底旅游发展大会成功举办为新起点,倾力打造“蚩尤故里湘中明珠”旅游品牌,谋划、包装、建设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聚焦建设一流的精品景区、提供一流的旅游服务、形成一流的文旅体验,突出抓好通景公路改造,加快景观风貌、游客集散中心、精品民宿、星级饭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景区强内涵、增颜值、提品质、上档次,紫鹊界梯田列入国家5A级景区创建名单。
同时,树立全域旅游的理念,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让娄底全域都是景、四季皆可游;积极做好“旅游+”文章,讲好“文化”故事、做足“研学”文章、挖掘“体旅”潜力、探索“康养”模式,延长服务链条,以旅游产业“强起来”拉动旅游经济“火起来”,带动人民群众“富起来”。
启航开拓
奋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娄底的年答卷,有着坚实而又沉甸甸的内涵。
时间再一次作别。新的一年将如期而至。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蓝图,明晰了路径。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科学判断,进行了全面部署。
满载希望再出发,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足马力驶向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年,娄底将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三融三创三增”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九大攻坚行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在全省A类地区争先创优、走在前列。
这信心,来自省委、省政府统筹当前和长远,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正式出台支持娄底先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和条件。
吹响“冲锋号”,娄底将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实施扩投资集中攻坚行动,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开展重大项目开(竣)工和产业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活动,重点抓好省市重点项目,确保投资亿元以上。同时,加快储备和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项目、社会民生项目。
擦亮“材料谷”名片,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娄底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工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娄底市先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不断壮大钢铁、锑、电子陶瓷、绿色建材等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
继往开来,接续奋斗。娄底还将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娄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积极履行时代使命,奋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