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会馆、得心斋、莱茵阁西餐咖啡厅……佛山这些耳熟能详的招牌题字,原来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当代岭南碑派大家、佛山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庞国钟。数十年来,庞国钟所写的牌匾超过幅。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庞国钟牌匾书法集》即将于4月27日首发。
琼花会馆牌匾上的字,原来是1:1比例写的
从文化场所到茶楼食肆,从景点名胜到文人书舍,从公园到校园,走在佛山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的一次抬头,你或许就会看到一幅幅熟悉的书法牌匾,那种似乎有点歪歪扭扭的文字,古拙雅致,颇有韵味。这些牌匾上,均写着一个名字——庞国钟。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匾额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融汉语言、汉字书法、中国传统建筑、雕刻、绘画等于一体,既包含了堂号、祝福等思想性信息,往往也多为书法名家所书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
作为佛山著名书法家,庞国钟早期以临《张猛龙碑》在书法界遐迩闻名,后遍涉汉碑,在隶楷之间另辟蹊径,形成了亦魏亦隶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当代魏碑书法大师。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魏碑有十美,包括魄力雄强、气象浑穆、意态奇逸等。庞国钟亦魏亦隶的书法拙朴、雄浑而俊逸,颇受人们喜爱,因此,历年来请他写牌匾的人络绎不绝,而他写的牌匾,也以魏碑和隶书为主。
庞国钟回忆,自己的第一块牌匾写于年。当时,他还是中山公园的一名美工,公园园林处花木门市部请他为小卖部写“百花”两个字。“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别提多开心了。”庞国钟说,他用颜体多宝塔的风格书写了“百花”二字,只可惜当年的花木门市部早已不复存在,那副牌匾也不知所踪。
写过众多牌匾,令庞国钟印象最深的就是“琼花会馆”这幅。“这幅牌匾两米多长,每个字都有80*80公分那么大,这也是我这辈子写过的唯一一幅原大牌匾。”庞国钟说。
经他手刻的庞国钟牌匾就有两三百幅
悬挂于门楣的牌匾,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被人称为城市建筑的灵魂和点睛之作。据不完全统计,出自他之手的牌匾已达多幅。庞国钟以手中之笔,点亮城市之眼。
大学(藏于华英中学)
在佛山市第十中学对面,有一间刻字店。店主冯焕琪是一位纯手工木匾雕刻师傅,他被庞国钟称之为他牌匾的主刻手。
“庞老师的字很有趣,如果用电脑打印,你会觉得他的笔画是歪的,很难调版,但是如果用纯手工雕刻,却会发现其实整行字是正的,而且特别有金石味。”冯焕琪回忆说,自己早在年就刻过庞国钟写的牌匾,那时他还没有自己的工作室。此后每年都会收到不少庞国钟写的牌匾,“这么多年来,我刻的由庞国钟老师写的牌匾起码有两三百幅。”冯焕琪说,庞国钟的书法笔画深浅不一,但都特别有力量。因此他手工雕刻时,会把笔画重的地方凿得深一些,笔画轻的地方凿得浅一点,尽量刻出作品本来的味道。
《庞国钟牌匾书法集》出版,收集多幅经典作品
记者获悉,经过近两年的收集整理,《庞国钟牌匾书法集》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也是年度佛山市文艺精品专项资金扶持项目。
该牌匾书法集共收录庞国钟书写的牌匾书法多幅,除了琼花大剧院、琼花会馆、佛山邻里图书馆、佛山市文化馆等众多文化单位,还包括“得心斋”“德众药业”“黄祥华”等佛山老字号店铺,以及佛山一中校训、怡东小学、华英中学《大学》劝学石额、里水小学校训石等,当然,还包括众多艺术家工作室、书斋匾额。
佛山一中校讯石额。
里水小学劝学石额。
“国钟书写牌匾作品以魏碑、汉隶为根基,有学养情趣,蒙得行家称赞,为各方观众乐见。”著名书法家欧广勇欣然为书法集题写书名并作序,称要学习庞国钟,努力促进牌匾艺术复兴。
佛山市文联二级巡视员杨凡周也高度评价《庞国钟牌匾书法集》的出版,“就我的目力所及,编辑出版这样的个人牌匾书法专集,在佛山尚属首次。相信该书的出版,有助于从不同侧面认识庞国钟先生,认识佛山的书法艺术乃至佛山的传统文化,对拓展佛山城市文化的发展思路,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杨凡周说。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红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