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年的零售业热闹非凡,家乐福中国“卖身”苏宁,物美收购麦德龙中国,卜蜂莲花面临退市危机,Costco、唐吉诃德、ALDI三大商超激战中国,盒马开出家门店……有人抽身离去,也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场,唯有更为垂直的精品超市成了巨头视线尚未扫到的空隙。全国的商超零售店有上万家,但精品超市还不到家,尽管发展速度和规模都算不上同类最快,但诸如“Ole”、“G-super”、“citysuper”等精品超市品牌们,却抢占了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和高档社区。起个英文名只是提升档次的第一步,精品超市也并非高端消费,他们的目标人群是追求品质感的中产阶级,对比倡导“一站式”购物的大型超市来说,精品超市多以进口商品或优质生鲜为主打商品的经营模式,在品质、品类上做文章。这种看似“小而美”的业态,成了近两年的竞争入口,背后正是华润万家、永辉、绿地集团、大润发这般重量级玩家获得高净值用户,以及差异化竞争的武器。变化出现在近几年,随着整个零售业数字化浪潮席卷,精品超市也难已独善其身。12月27日,G-super与阿里旗下淘鲜达合作,这场线下精品超市和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牵手,有了风向标意义。从更大的方向来看,精品超市们正在这个寒冬谋变。精品超市不止卖“网红”年,一款珍珠奶茶口味的糖果在日本大火,打开小红书,有关“种草”的笔记就有上百篇。以进口商品为主要销售内容的精品超市们,就成了线下“拔草”的重要场所。“我们的采购人员会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