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德阳天气阴转暴雨21-28℃
今日,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解读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主要任务是聚焦“六大工程”,重点解读美丽德阳、幸福德阳、清廉德阳的内涵要义和建设路径,推动各界更加精准把握全会发展为民、发展惠民的目标定位,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此次新闻发布邀请到了德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汪洋、德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吴艳、德阳市卫健委副主任曾晓琼、德阳市文旅局四级调研员李鹏林、德阳市监委委员曾波,他们现场解读了有关会议精神,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德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汪洋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的“交账”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为坚定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深入推进成德同城化,协同推动德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本次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德阳”。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今年1至7月,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优良率76.5%;PM2.5均值39.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PM10均值6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5%;全市7个主要河流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达到%,同比上升28.57%;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可控。截至目前,我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全部达到序时进度。同时,我市持续巩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德阳行动,加强现有12个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空间保护;加快推进市域内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对接成都开展现代公园城市规划编制,谋划项目,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方面做到有效衔接。
当前,中央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先手棋,这是德阳发展的历史性战略机遇。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其中一个重要定位就是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并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七大重点任务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这次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城乡一体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美丽德阳。
1
主要目标
一是强力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确保按序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打好蓝天保卫战,实现PM2.5年均浓度逐年下降,优良天数逐年提升,蓝天常在。打好碧水保卫战,继续确保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并逐年改善,碧水长流。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调查,准确掌握土壤污染状况,执行建设用地调查评估、风险分类管控和治理修复制度。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绿化全川德阳行动,大幅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构建完备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奋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推进市域内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空间保护。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确保环境安全。继续抓好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的落实,积极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推进华强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立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协同地方立法。认真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办理。建立健全和实施市域内沱江、嘉陵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检查行动,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
2
具体任务
(一)全面整治环境突出问题
一是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
第一,坚持高位推动。积极发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综合协调职能,常态化研究部署生态环境及督察问题整改工作。将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目标绩效,纳入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保底线守红线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工作指标,严格逗硬考核。
第二,压紧压实责任。按照属地负责原则,压实整改单位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原则,压实督导单位责任;按照“谁整改、谁销号”原则,压实销号单位责任。
第三,加强进展调度。按月实施调度,对临近整改时限和整改进度滞后的整改事项,发送提示函或警示函。
第四,强化督查问效。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督察,2名市级领导任组长的7个市级生态环保综合督察组,通过点位察实情、现场督进度,有力有效推动问题整改。市生态环保督察办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组织开展点穴式专项督导。督察督导形成专报通报,及时反馈,指出问题,提出要求。
二是坚决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10+1”专项行动,强化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控、城市油烟整治、柴油货车污染整治、露天禁烧管控,突出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完善城区激光雷达和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组网,实施小型空气自动站建设,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走航监测,精准找查污染源,实现科技治霾。
打好碧水保卫战。狠抓重点支流治理,以河、渠、堰、溪、沟等水网为重点,实施清洁小流域建设和生态修复,重点推进对石亭江等6大河流影响较大的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建设相关工作,防止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反弹,统筹谋划县城及重点乡镇黑臭水体治理。推进“三磷”深度治理,实施磷化工企业过程管控,引导磷化工企业由粗加工向精细化工转型,持续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推进水生态修复,实施增绿工程、生态岸线建设工程。
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抓好涉重金属污染行业整治,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加强土壤保护,按序时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做好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的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先行风险管控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成德土壤固废协同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
(二)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深入实施绿化全川德阳行动。加强城镇湿地建设,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利用的人工湿地模式,着力构建活水循环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升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构建森林生态环境体系,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增绿工程,推进绿化增量提质及岸线修复,实施德阳渭河路景观提升工程、绵远河流域生态整治、绵远河生态岸线建设等项目,打造沱江生态廊道,改善生态环境状况。
二是加快推进市域内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加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和修复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加强栖息地连通廊道建设,保护和复壮大熊猫野生种群,整合现有保护地管理机构,建立统一管理体系。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我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范围内生态、景观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地摸底评估,编制实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三是加快高景观水库等重大水利设施建设。以河(渠)道水资源调控为主线,实施石亭江高景关水库等重点工程建设,提升源头水资源调蓄能力、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建设河(渠)拦蓄设施,推进主要江河生态流水堰工程,提升地表径流可利用率,进一步解决德阳流域生态补水等问题。
四是统筹加快推进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垃圾处理设施补短提质,加快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对中心城区地下管网开展排查及修复改造,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村环境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加快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及综合利用,持续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
五是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基础建设。优化供水格局,推进华强沟水库及高景关水库饮用水源地建设,改善城市供水体系。通过工程和技术措施,全面完成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环境问题整治。推进水源地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定期开展水源地环境状况和污染风险调查评估。
(三)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一是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因地制宜,明确“三线一单”编制的侧重点与精细度,细化对应措施,构建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三线一单”管控体系落地应用,制定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提高针对性,强化“三线一单”在公共管理中的运用。
二是探索建立常态化生态补偿机制。“超标者赔偿、改善者受益”,制定实施市域内沱江、嘉陵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主要河流跨界断面水质补偿制度。科学划定生态补偿金分摊比例,精确划分污染责任,提高核算和通报时效性。“环境有价、损害担责”,以蹉商、公益诉讼等推动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三是倡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挥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引导作用,降低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成本,引导企业降低排污水平,积极开展绿色生产。加强宣传引导,落实社会共建责任,引导全市上下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成为普遍共识,让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蔚然成风。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保护好、发展好,不仅关乎德阳人民福祉,更关乎全国、全省大局。建设城乡一体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这是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德阳实践,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具体行动。我们将切实增强不负时代重托的使命感、为子孙计长远的责任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始终保持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抓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不负时代重托,全力绘就美丽德阳多彩画卷!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就记者提出的具体问题,各部门进行了一一解答。
问:中共德阳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明确将“清廉德阳”建设作为“六大工程”之一,提出加快建设清廉德阳。请问市纪委监委,“清廉德阳”建设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从哪些方面着力推进?
德阳市监委委员曾波表示,建设“清廉德阳”,是市委坚定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主动担当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抓手,对我市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推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我市要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最终实现清明健康的政治生态、清正有为的干部队伍、清廉高效的营商环境、清朗和谐的社会根基、清新尚廉的文化风尚“五清”目标愿景。着力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着力构建清明健康的政治生态。抓好政治监督,构建成德同城化发展“大监督”格局,加强对成德同城化发展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抓好重大典型案件“以案促改”,着力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第二方面:着力锤炼清正有为的干部队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年”工作,让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谋发展、干事业上来。深化落实容错纠错防错和澄清保护机制,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受处理处分干部教育管理,提升干部队伍的精气神。
第三方面:着力营造清廉高效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行业部门和重点岗位,开展专项检查和系统治理。探索建设“亲清政企通”平台,进一步促进干部主动服务经济工作,引导干部既坚守“清”的原则底线,又增强“亲”的服务意识。
第四方面:着力夯实清朗和谐的社会根基。健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深化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持续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等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村居、清廉企业、清廉学校、医院等清廉阵地建设。
第五方面:着力涵养清新尚廉的文化风尚。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把从严从实要求贯穿日常教育监督中。讲好德阳清廉故事,传播清廉建设正能量,营造崇廉尚廉良好氛围,推动清廉文化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清廉德阳”建设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群众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同时,他诚挚邀请各新闻媒体和他们一起讲好清廉德阳故事,传播清廉建设正能量,营造清廉德阳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问: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强调“坚定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深入推进成德同城化发展”,提出“建设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幸福德阳”,明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请问市教育局如何抓住用好这一重大机遇,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德阳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
德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吴艳回答记者提问表示,市教育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同城化机遇,围绕“建设教育强市,当好四川教育排头兵,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通过组建教育联盟、优质学校结对共建、师资培训培养、教育科研交流合作、协同建设研学实践基地等举措,推进成德教育同城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通过“四向发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为德阳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一是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优教。围绕学前教育补齐短板,全面开展“攻坚”,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增量、完善投入保障、保教队伍专业发展提升、保教质量提升、治理能力提升、安全监管提质“七大行动”,到年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确保幼有所育、优质优教。
二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多元。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进一步优化资源布局,持续增强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谋划未来5年教育重点项目个,预计总投资亿元,综合解决“城市挤、农村空”“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机制,建设一批研学实践基地、劳动综合实践营地、美育教育基地,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体育技能。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育人方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旗舰高中、特色高中等四类优质高中建设,建设一批“川内一流、全国有名”的学校,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的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