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篇——
家园靠大家守护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人读书取仕还是当代人进城务工,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梦想,农村,都是人们想要逃离的地方。 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从农村中走出,背水一战,到城市奋力打拼。搬砖、修路、洗碗、擦鞋……他们从最苦最累最微小的工作起步。最终,凭借聪明的头脑、勤奋的双手、坚韧的意志,获得了成功,从民工变成了老板。 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从农村中走出,历经磨难,在城市终于扎根。财富、学识、技术、人脉……他们终于过上了村里人向往的生活。可是,他们却放弃了这些。在安逸的城市和艰苦的农村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耕。 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从城市中归来,报效桑梓,在农村大展身手。土地、山林、人才、产品……他们聚合了散落在农村的各种资源,他们凝聚起父老乡亲的致富渴望,他们建基地、造工厂、办加工、搞销售、闯市场,创造了大批就业岗位,创造了无数乡村财富。 这个群体,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再从城市回到农村。反哺故园,他们只盼老乡不必奔赴远方,致富的同时不缺席孩子的成长。坚守故土,将自己的命运和与农村、与土地紧紧拴在一起,成为脱贫攻坚征程中,广大农民最信赖最有号召力的人。 返乡创业农民工,他们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实现的目标,想走的路,想爱的人,从他们开始的那一刻起,就未曾想过停下。他们选择了回归,就是选择了时代的未来。 乡村大舞台,必有大发展。今天,他们用行动解除了“谁来当农民”的顾虑。明天,他们会用成功回答“我们怎么当农民”的命题。
桐梓县返乡能人张其洲:
卖掉城里房产,装点家乡关山
我是张其洲,我16岁就到上海打工,搞装修。年,我回到家乡桐梓县城,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一路打拼,在城区拥有10多套房产和一定的积蓄。 我的家乡,在桐梓县官仓镇马孔村。印象里,那是一个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山村。 一次春节回家探亲,眼前村里的产业路四通八达,瓜果蔬菜更是满山飘香,再也不是少小离家时的景象。我意识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年,我放弃在县城经营多年的装修生意,毅然决然地返乡创业。 干什么呢?以前,乡亲们都是从“土里刨食”,能不能换一种方式,从“土里刨金”?我在心里不断问自己。 在与朋友的商量下,我们决定利用村里丰富的可耕地资源和交通地理优势,种植水果。 刚开始,毫无经验的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总感觉力不从心。 后来,在镇党委和镇政府的引导下,组织我们到各地考察学习,找市场、学技术……让我们看到了种植水果的前景和商机,坚定了信心。我立即行动起来,把流转来的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官梨、晚秋脆李等果树。 创业期间,政府免费为我们果园修建了3公里的采果步道、13公里的产业路、6口蓄水量为平方米的水池等基础设施。并组织省、市、县农业科技人员,定期为我们指导技术,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除草、剪枝、翻土……6年时间,我把全部心血和积蓄放在了种植水果上,不惜变卖家中10多套房产,加上银行贷款和从亲戚朋友那借的钱,将多万元一股脑地全投了进来。 成功总是来之不易。水果产业投资大、时间长、见效慢,这期间,不少股东打起了退堂鼓。好在,我从来没有动摇过,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劝说大家坚持。 有心人,天不负。年,我们的果园全部进入挂果期。在我们的带动下,全镇30多户贫困户长期在基地务工,人均年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 今年,公司的多亩果园已经成林,曾经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年利润30多万元。我们有信心让家乡的山更美、产业更好,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
紫云自治县返乡创业人员谢顺超:
我是麻山腹地的“卖菜郎”
我叫谢顺超,紫云绿阳蔬菜有限公司总经理。我的家乡在麻山腹地的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上世纪90年代,土地贫瘠、交通落后的家乡,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22岁,我和哥哥南下广东打工。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我们只能选择在菜市场当工人。 在菜市场,我们每天与种植户、销售商打交道,虚心求教,钻研蔬菜种植技术。没几年,我和哥哥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蔬菜朋友圈”。 年,我们辞掉干了8年的总管工作,到宁夏流转上千亩土地种植蔬菜。 由于有经验、有市场,我们种出的蔬菜一路畅销,年销售千万元以上。乡亲们跟我们一起在宁夏打工,人人月收入都在元以上。 年初,紫云自治县党政代表团到宁夏考察,动员我们回乡发展。思前想后,我们觉得出门在外虽然收入不错,但毕竟是背井离乡。思乡心切的我们决定回乡发展,很快回乡考察。我们发现老家早已今非昔比,产业革命如火如荼,乡亲们都干劲十足,更加坚定了我们返乡创业的决心。 那年下半年,带着资金、技术和市场,我们回来了! 刚回紫云,我首站选择在猴场镇尅座村,投资万元入股村级合作社,负责技术和市场,种植亩豌豆苗和菜心。当年9月,蔬菜行情大好,卖了高价,销售额多万元。 后来,我和哥哥注册成立绿阳绿色蔬菜有限公司,在做好尅座坝区基地基础上,还流转坝扬镇红院坝区.72亩土地,种植菜心、夏阳白、荷兰豆、佛手瓜等蔬菜。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提供种子、技术、农药、肥料,带动农户一起种植,种植面积余亩。蔬菜采收后,公司以1.5元每斤保底价回收。 根据测算,按亩产菜心斤,平均单价2.5元,每年产8季计算,产值至少在1.2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就业余人,间接带动上万农户增收。 我快50岁了,回想这几十年,都在与蔬菜打着交道。幸福的是,乘着家乡发展的东风,回到家乡种菜卖。我愿做一辈子的“卖菜郎”,把家乡优质的蔬菜卖到全国各地,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七星关区西冲社区刺梨种植带头人马金友:
种上刺梨奔小康
在村里,大家都叫我“刺梨大王”。我爱钻研,这几年积累了不少经验。产业增收效果好,村里跟着种植刺梨的人也多了,来找我帮忙的人也不少,就给了我这么个外号。但我觉得我更像个“保姆”,刺梨就像我的孩子,要悉心照顾好它们,才能有好的收益。 我年过半百,重活没法干,外出打工不现实,所以当年社区鼓励我们种刺梨,不用花大力气,我也就一心一意跟着干了起来。一干就是7年多,从挂果以来,每年大概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靠着这个产业,家里盖起了两层楼,我们家脱了贫。所以我说刺梨像我的孩子一般,这真是事实。 今年我家的刺梨果收成依然好,金黄色、个头大、形状饱满,酸涩中又有脆甜感,前期好好维护,果子就能长得这么好。当然,技术都是从经验里淘出来的,一开始我也马虎,总想着野刺梨自然都能生长,栽下去的也不用怎么管,结果后来吃了大亏。 当时心里不是滋味,也不服输,就找村里的技术专家,从修剪、除草到施肥,拉着专家手把手教我。自己再跑到园子里钻研,慢慢摸索出了一套经验,结出的果子也一年比一年好。虽然我种的面积不算大,但我家园里的果子最好,卖出的价钱也最高。 找准了路子,肯下功夫,效果肯定就好。乡亲们来找我寻经验,我也毫不保留地教给他们。年我们社区组建了合作社,大家一起抱团干事业,一共种了多亩刺梨,多户加入,像我这样的贫困户就有61户。 起初大家也有顾虑,我常给他们算账,往年种个包谷自家一年吃到头,改种刺梨后效益好了不知多少,也不愁卖。县里会组织公司来收购,我们只管第一年种下去,后期做些管护,年年有收入。树下还能套种些辣椒、土豆,收益又能高出一截。 今年我家的刺梨又卖了两三万元,看着漫山遍野的刺梨,身边的亲友一个个都有了奔头,我感到由衷的开心。我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今年儿子大学毕业,拿着这笔钱等日子给儿子把婚礼给办了,我们这家,也算是奔上了小康路了。
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返乡能人王华银: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人小志气大”是大多数人对我的印象。我叫王华银,出生在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因为患先天性侏儒症,让我和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也让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养家糊口,我16岁就外出打工,吃的苦、干的活比别人多,收入没有别人高。但我不怕,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定有收获。 为了活出个样子来,我决定回家创业。第一次是学孵小鸡,由于不懂技术,即将孵出的小鸡全部死在蛋壳里。第二次是做牛生意,也没赚到几个钱,只好又外出打工。第三次是到县城与人合伙开精品店,没撑到一年就关了门…… 面对一次次失败,我不服输,也不认输!我告诉自己,再苦再累都要坚持,决不放弃!我从来没有放弃创业梦。 年9月,我辞掉已经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以自家养的4头牛为“班底”,借款贷款,再次创业——养牛养猪。 最初,很多人都不看好我,觉得我这个头,走路、吃饭都成问题,还创业?但我不管,我决心干出个样子来! 天道酬勤。两年后,付出终于得到回报。我还清了贷款,买了小货车,日子逐渐好起来,一家人真正脱离了贫困。 贫穷不可怕,得怕的是等靠要,怕的是自暴自弃。为了养殖产业发展得更好,我再次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创办了小微企业——福泉市华银养殖场。 看到村里还有很多人在贫困线上挣扎,我心里十分焦急。年3月,我和两个村民共同投资50多万元,带领11户农户成立了银富养殖专业合作社,一起发展。 身为残疾人,我更能体会残疾人的辛苦,更想帮助他们。我免费将仔猪送给周边的贫困残疾人饲养,并进行养殖跟踪和技术指导。 未来总是充满希望的。今年,我为养殖场制定了5年规划:希望5年内在养殖场打造出一个产业链,从繁育、出栏、加工到销售,力争做出自己的产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更多残疾人解决就业和生活困难。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正年轻,正是奋斗的时候。我想和大家抱团发展,通过我们的奋斗让生活越来越好。
册亨县秧坝镇福尧村返乡农民工王安贵:
带着“产业工人”队伍干活去
我们村有个“宝贝”——灵芝仙草。满山绿树,满林“生金”。 我是册亨县秧坝镇福尧村村民王安贵。去年,合作社安排我负责带领村里多个“产业工人”到各地务工,每人每年至少能赚3万多元。 今年,我继续带着大家到各地采收林下灵芝和竹荪,每天收入到元,非常可观。 灵芝种植、管护、采收都是技术活。一般情况下,我们“产业工人”队伍的队长先接受合作社请来的技术专家培训指导,再由我们培训每一位“产业工人”。 我今年53岁,从贫困户到广漂农民工,再到“产业工人”,一系列身份的转变,得益于县里发展的林下灵芝种植。 我们册亨山清水秀,独特的“天然温室”里盛产野生灵芝。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灵芝、竹荪等林下菌药产业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来抓。引进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集林下菌药生产、采摘、观光以及康养游玩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带动大伙就近就业增收。 我们福尧村是全县种植林下灵芝较早而且规模较大的村,也是全县林下灵芝核心种植基地之一,全村森林覆盖率93.25%。现在,全村林下灵芝、红托竹荪、黑木耳等菌药种植多亩,带动多户人就业增收。 听公司老板说,第一批种植的亩灵芝今年预计亩产斤,产值将达万元左右。 守着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大伙儿别提有多高兴了。 有公司提供保障,我们的产业稳了,村子也建设得越来越好。 房子统一打造成少数民族楼房风格,人工景观栈道从山脚广场延伸到林下灵芝种植基地,既方便我们种植灵芝,也方便游客参观游览。 林下菌药产业不仅解决了我们“产业工人”的就业问题,还带动村里农家乐、民宿等旅游行业。 以前村子偏远,山路泥泞,外出打工的乡亲都不愿回家。现在交通方便了,产业兴起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乡发展,像我一样返乡务工的村民有近40人。还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们来到我们村,品尝灵芝鸡,体验采收灵芝,村子越来越热闹。
麻江县蓝莓种植大户米建忠:
勤劳种出“莓”好生活
我叫米建忠,麻江县杏山街道杏山村人,18岁便离家闯荡生活。 从“小米”到“老米”,再到“米总”,这些年大家对我的称呼在变,日子也越来越有声有色。 我算是最早“吃螃蟹”的那拨人。0年,麻江蓝莓种植兴起初期,还是小伙子的我开着一台小挖机专为蓝莓基地挖土整带。 咱们麻江政策好,不仅免费提供蓝莓苗、种植技术,还为一些大户挖土整带,为基地接通道路、修建蓄水池。我想着,咱们杏山村不能落后,于是吆喝上村里的老少爷们,种蓝莓! 这一种就是7年,年基地开始进入产果期,采了约20吨蓝莓,收入24万元。那以后,蓝莓年年丰产,收益越来越好。 7年过去,我从开挖机的“小米”变成了种蓝莓的“老米”。 这两年果园品种改良,提质增效后产量将达到吨左右。今年初,在专家的建议下,我们将箱蜜蜂放进果园,蜜蜂能够帮助蓝莓花授粉,提高坐果率,果子也会更加香甜。 果子种出来,还要卖得出去。 年,我开始琢磨蓝莓鲜果销售。调查发现,四川、重庆、广州等周边市场鲜果价格要比本地高出2倍多,便在基地旁建起了小冷库、自购了一台箱式冷藏车。 第一次外销试水,就小有收获。去年拉了4吨左右鲜果到重庆,刨除成本有5万元块钱进账,今年又给投进基地去了。 大家看我搞销售也有一套,于是就开始叫我“米总”。 我就是爱琢磨,现在又开始搞设施栽培。这样植株间距较为开阔,一方面便于精细管护,一方面也为后期采摘游玩打基础。 抹芽、除草、施肥、采摘……蓝莓园一年四季都离不开人。平常就是除草和施肥,摘果的时候要忙一些。工人们都是附近的群众,常年在基地做工的有10多人,年收入2万多元。 我们的基地对面就是易地扶贫搬迁点,村民们搬过来后可以到基地务工、开餐馆、搞民宿,日子更有盼头了! 现在的蓝莓基地规模还远远不够,我想把基地建成集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有机山庄。有地理标志产品这块招牌,麻江蓝莓的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坝山村返乡创业人员曾德春:
敢把石山变金山
我今年50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我的家乡在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原板贵乡)坝山村,处于滇黔桂石漠化片区。这里山高水恶石多、土地贫瘠,以前大家只能在石头缝里见缝插针地种玉米,饱一顿饥一顿地过日子。 站在这样的石山上,曾经,我彷徨无助;如今,我信心满满。 上世纪90年代,和大部分村民一样,我出“逃”过村庄,卖了几头牛作路费,到浙江打工。 年,政府号召家乡的干部群众求生存、谋发展,实施“坡改梯”石漠化治理工程。群众们开山劈石、治理土地,种了2万多亩花椒。我也辞工回家,将十几亩石山地都种上了花椒。 灰色的石山披上了绿装,好看极了。 我们“板贵花椒”香味浓、麻味重、产量高,很受市场欢迎,这给我们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那些年,村里的老人们常常跑去山上看花椒树,抹着泪说,“种花椒好,种花椒好啊!”我也和大家一样,早晚都去地里,对花椒呵护有加。 然而好景不长,10多年过去,花椒树由一年一结变成三年两结。 我太不甘心了,却也无可奈何,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年,政府组织我们到重庆学习花椒改良技术。没想到,这一学,竟让我们的花椒“起死回生”。 年,我将改良技术运用到自家花椒地后,花椒产量从每亩斤“飙”到每亩0斤。年,我赚了18万元。年,我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亩,净赚30万元。 和石山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没有想到竟能靠这石山赚钱。 自己致富的同时,我把花椒改良技术与村民分享,许多外出的村民都纷纷回到家乡,种起了花椒。 今年夏天,我家的花椒再次迎来高产,我招了10多个采摘工人,并就近招聘一批工人长期在自己的加工厂工作。 我从来没想过,我一个“老农民”竟也能当起“老板”。 如今,站在村头放眼望去,道道山岭上种满了花椒,曾经的石山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过去那些坐在石头上叹气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要赶紧把加工厂建好,明年就可以自己加工包装了。到时候,欢迎大家来我家参观。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方春英陈毓钊
金忠秀吴传娟梁圣刘悦
吴采丽游正兰王维维
编辑唐怒娇游正兰
编审刘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