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棣先生离世百日之际,各界友人纷纷撰文表达对先生的深切怀念,高度肯定朱常棣先生在绘画艺术上外师造化、法融南北宗而自创新范的重大贡献,高度赞扬朱常棣先生帮带同行为美术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德重望。先生百日祭追思集会受疫情影响无奈取消,唯有刊发部分友人文章,寄托先生百日祭的缅思。
朱常棣《尼谷林中》35cm×35cm
《痛悼德艺双馨艺术家朱常棣先生》
文/郑晓幸
惊闻常棣先生逝世,我悲痛不已,巴蜀画坛痛失一位令人敬重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这些年,常棣先生顽强地与病魔抗争,超极限地创作描绘大美四川的精品力作,以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和美的表达,形成先生别具一格的画风,深受大家喜爱。特别是常棣先生的艺德、修为、气度、风范和人格魅力,更是赢得业界的广泛认同。
我曾专门探望过与病魔抗争的常棣先生,令我惊叹的是,他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思考的创作主题,对巴蜀美术的期许,都显得生机昂扬。常棣先生的心理年龄还是年轻态,我很欣慰,一直相信常棣先生会战胜病魔。可命运就这样无情,先生说走就走,留给我们无尽的悲伤。
愿常棣先生一路走好,天堂仍有好山好水好景色任您描绘!
(郑晓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名誉主席教授)
朱常棣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独特的绘画语言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符号将永远留在人间。
文/蒋东生
(蒋东生四川省十一届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文联党组原书记)
百日万般皆惆怅,愿得离人好他乡。不知不觉朱常棣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就快天了,愿他在天堂里没有病痛,一切安好。朱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音容笑貌时常都浮现在我的眼前。回首岁月如歌,我曾与先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多次想起我们一起画画、写生,一起饮酒高歌、交流艺事,无不胜欢。虽然今天我们与朱先生阴阳两隔,但他高尚的人品和乐观的心态,以及重情重义、旷达洒脱的风范都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继承他执着艺术、永攀高峰的精神,践行并实现他还未完成的艺术理想,为四川的山水画发展再上新台阶而共同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地反映祖国大好河山、讴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朱先生留下的艺术之树长青!
文/梁时民
(梁时民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朱常棣《石墩峡下的小村》cm×97cm
朱常棣先生是蜀中一位有鲜明个性的山水画家。在他的笔下,川西高原的雄浑、川东峡江的险幽构成了他基本的表现对象。在长期的观察中,他外师造化、法融南北宗而自创新范。做到了写实与写意、表现性与装饰性的统一。
文/魏学峰
(魏学峰著名美术史家、书画鉴赏家,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
《送朱老师》
文/蔡继康
一生无悔钟丹青,路遥毕显赤诚心。
走遍巴山和蜀水,好福来世续今生。
(蔡继康原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
“9·18”国难日,警世防空警报声刚歇,突然又惊闻朱常棣老师今日午时仙逝!不禁泪从心来!……朱老师,您亲口与我约好的,等疫情完了,我与您同去深圳搞您个人画展(年3月24日北京荣宝斋、年8月19日四川美术馆举办的朱常棣画展,都是您点名要我去帮忙做展览文字工作),依然帮忙做文字工作。没想到,还没等到疫情过去,您却先失约,驾鹤西去了!把我们丢在人世继续煎熬……壮志未酬,生离死别,情何以堪,怎能不让我等泪湿衣襟!
斯人已去,唯留二点:
首先,朱常棣老师痴心绘事,“生命不息,绘画不止”,硕果累累。公认为四川山水画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巴蜀山水画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再则,朱常棣老师德高望重,甘于奉献,长期担任成都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工作负责人,为成都市美术事业繁荣发展,为成都美术出作品、出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
朱常棣老师虽走了,但揩模精神永在,值得后学者缅怀!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文/刘光灿
(刘光灿原成都市美协秘书长)
朱常棣《情系白马山》cm×cm
巴蜀山水画重要代表人物、成都画派创始人朱常棣先生,开辟了巴山蜀水的处女地,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燃烧生命创造的艺术作品,产生着生生不息的表现力,画风雄阔气势恢宏,画功深厚丰富细腻,完美呈现出先生执着、真诚、耿直、大气、和善的人格力量。品读先生的画作,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他独立的艺术思想、独树的艺术风格和独创的艺术探索,实现为祖国山河存照立传的夙愿,是他对绘画艺术的责任和担当。
“亲人已乘黄鹤去,人去音存楼不空。但以笑颜慰慈恩,从来此恨最无穷。”愿先生一路走好!
文/王德龙
(王德龙四川锦辰佳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对着那张巴山蜀水大画——朱常棣老师百日祭》
文/冯柏乔、刘淑莲
我们对着那张巴山蜀水大画
是你的一张遗作
一股物在人亡的悲伤
闯入了我们的心扉
你走了
是整整的一百天
一百天前
你匆匆而别
象青城山上的黄叶
一种瓜熟蒂落的匆忙
无情疫劫
令我们无法到你灵前,送上一炷清香
唯有写诗一首
以作为对你的送别
我们不是艺术家
但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语言
精神的磨练和洗涤
在我们各自身上
都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每次我们促膝而谈
你坦荡的个性、爽朗的笑声
如清风拂面而来
为我们的人生
提供了借鉴、给予了启悟
我们不是艺术家
但我们深爱你的画作
你天生细腻的情感和审美特质
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美学情韵
令人激动而震撼
我们到过你的画室
我们看到创作是孤寂和漫长的
你那孜孜不倦的精神
令我们十分钦佩
在这个充满浮躁和尘嚣的文化时代
你不为名利诱惑
不断在挥动着那支
穿透纸背的橡笔
横扫出多少
令人震撼的山水大作
赢得了大家风范的雅号
我们对着那张巴山蜀水大作
这是一张带着浑厚四川风情的大作
嘉陵江边参差不齐的吊脚楼
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山势
满纸烟云千岩万壑
无一不在这里显现
我们对着那张巴山蜀水大作
感叹着人生的几多无常
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也领悟着
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人每天活着
都要感谢上天的恩赐
不要哀叹
人生的起落浮沉
也不要哀叹
人生的岁月苦短
一切都是
命中注定的现实
你走了
不要留恋
不要执着
这是另一段轮回的开始
愿你早登极乐
一路走好
阳上好友:格非、菩提莲等叩上
(冯柏乔金科伟业集团董事长/刘淑莲金科伟业集团总经理)
朱常棣《相伴图》50cm×50cm
《怀念老班长朱常棣》
文/刘朴
我与朱常棣老兄相识于六十年代之初,之后又同时进入了成都市艺术馆朱佩君老师花鸟画训练班学习。只不过他是班长,我却是班里最小的一个还在上初中的少年。若干年后彼此相见他还坚决叫我“刘小娃”。若干年后我们这位老班长已是中国画壇山水界里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回忆当年成都美协成立初始、省美协山水画会上的多次交流、之后大家的若干次相聚......更记得几年前曾经的一次相约,未想得来的却是与老兄的人仙两隔......
朱大哥走好,愿您早升极乐世界!
(刘朴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四川省诗书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蜀山画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
朱常棣《蒲龙沟的艳秋》
《怀恋朱常棣先生》
文/姚思敏
朱常棣先生是长时间活跃在我们成都画坛的一位永远热情永远充满活力的人物,是我们很多画家的好朋友。快人快语,热心美术“公家”活动,高大的身影伴着总是笑呵呵而浓厚重庆口音的大嗓门,从他在成都市群众艺术馆工作到后来任成都市美协主席一直到再后来在各种场合见到他都是这样的感觉。可以说,在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成都市的绝大多数美术活动都跟他有关,多数老中青几辈人的朋友名单里都有他的名字。现在他走了。让我们想起他来总会有很多话题。
对于我来讲,他是远远的一个介乎前辈和老大哥之间的形象。据他说他还是我大师兄,因为他曾经在我跟朱佩君老师学画之前就跟过朱老师。我年轻时他正值中年。在成都市群众艺术馆负责具体美术组织工作。印象中只要碰到我,老远就听到他的重庆腔:姚小妹儿,我们最近有个活动你要拿个作品来参加哈。说实在的,年轻时有人邀请你参加专业学术活动哪怕是市级的也是令人非常高兴和鼓舞的事。这种感觉一直永存在我心里,对他总是心存感激。以至于后来的“姚小妹儿”尽管很“资深”了,甚至还获得一些所谓的成就和名誉,但是只要是朱先生邀请我的事儿,尤其是成都美协的活动我都尽量参加,尽可能支持。
朱先生是一位拥有牺牲精神和公心以及充满生命活力的人,他在美术组织工作尤其是在成都美协的岗位上,在当时只有0元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他用他的画笔和热情硬是支撑起了当时成都市美协这个平台和团队并开展了许多的学术展览活动,培养了无数后来有成绩的学生…具体他是怎么做到的,只有他身边的人知道一一这一切需要一颗多宽厚多包容多大气量多负有牺牲精神的强大内心?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是学建筑出身,就读于四川工学院(现在的四川大学)至于怎么“弃工从艺”不得而知。只是有一次我赞赏他画面“房子修得好”时,他无意中提起“建筑是我的老本行”的故事令我诧异。他的简历上找不到这段痕迹也是奇怪…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他对于创作的热情一直到晚年永不熄灭,不间断的新作、大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他后来身患重疾长达20年,仍然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创作状态,不仅没有被疾病击垮,反倒是继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特别是他年在北京荣宝斋举办的个展作品“蜀山魂”“莱福峡之银仓谷”等,就其画面内容和表现来看虽依然大开大合,但在拉大近景与远景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的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调整:场面更宽阔,结构更复杂多变,再加上一些装饰性的处理,从而完善了他自己创造的山水画表达语言,让我们看到他对山水画创作的新思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大尺幅,动辄6至7米,甚至12米长3米多宽的大画“蜀江揽胜”更是令人望而生畏:这得有多大的热情、精力和体力以及把握画面的能力?这么大的画可不是那些“吼书”“吼画”不着边际的瞎折腾,而是他一以贯之的讲究构图造型和他特有表现方式一笔笔画出来的作品!别人有没有这个本事我不知道,反正我是做不到的,尤其是在晚年养病期间。
他还带过许多学生,把他们从几乎零基础的状态引入艺术的阳光大道,他们中的许多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我们四川美术界的佼佼者和顶梁之柱,真是可喜可贺。总之,他在成都市美术界所起的作用多多,他人不可替代。我相信,凡是跟他有过交往的人都会记得他的好,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遗憾的是我今天才知道他之前是那么想聚会,想和我们大家再一次聚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叙叙旧。可惜因为疫情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生活总是不断地、一次再次的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要珍惜我们自己。应该做和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着手去做,否则就会留下无边无际的遗憾…
快人快语热肠古道画坛风云七十载
敢作敢为潇洒今生笔底龙蛇九重天
朱常棣先生安息。
(姚思敏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成都画院画家)
朱常棣《锭银滩》cm×cm
《铭记常棣先生》
文/管苠棡
惊悉朱常棣先生仙逝,令人悲痛不已!
一是因为他对成都美术事业几十年的担当奉献。这种担当是将自己的命运与成都市美协的发展紧密相联,他对成都市美协的工作可以说是殚精竭虑;这种奉献是将自己的辛苦劳动所得之钱财无私地耗散于成都美术事业,可以说成都上世纪70年代至年代的成都画家,莫不受益,近50年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敢问有几人能有如此作为?这是在我们身边的、真正具有家国情怀的、纯粹人格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中国人文精神的画家。
二是因为他对书画新人的无私帮扶。他所帮扶过的画家,童叟无欺,贵贱不论,在生活上予以关怀,在艺术上予以指导,在精神上予以鼓励,可谓是成都美术界我们身边的一位亲切的大哥。
三是为巴山蜀水写照立传。“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朱常棣先生传承恩师朱佩君先生的遗愿,一生都行游于巴山蜀水之间写生采风,几十年都在用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为巴蜀山水传神写照,组织创办《成都美术报》为巴蜀山水立言立传。
他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其笔墨创新,在于“线性斧劈折带皴”表现岩石的坚质,情感之坚定;其干点繁密、破墨冲化表现巴蜀地貌的繁茂苍润和情绪的起伏跌宕。
其绘画图式,在于现代设计几何型体分割与传统启承开合相融合,体现了现代审美与传统美学融汇贯通的时代特色和他个人的审美理想。
其作品意境,在于用巴蜀山水雄秀神奇的山川写照,表现巴蜀山水画雄强的气势、神秀气质和奇幻的气象。
其画学思想,在于坚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道路,寄情于巴蜀民居掉脚楼子、石板街子、乡村寨子与袅袅炊烟的飘浮升腾和美学精神的升华。
其办报理念,在于立足本土,宏扬巴蜀文化艺术,为成都市美术交流搭建平台,为成都画家打开一道走出秦岭走出夔门的艺术之窗。
朱常棣先生终其一生,为当代巴蜀山水画写照立传,其担当奉献的人格品德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缅怀和铭记。
(管苠棡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山水画会副会长)
朱常棣《陵河清晨》cm×68cm
《怀念跟朱常棣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文/龚仁军
朱老师离开我们有一段时间了。我们都很想念他。
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还在德阳工作,某月某日在文庙广场的一个书店里看到了一本黑色封面的画册,是八个画家的作品合集。看到朱老师的作品时我惊呆了,竟然还有画得如此神奇美妙的作品,我想我得跟这个老师好好学习学习。细看朱老师的艺术简介,才知道他在成都群艺馆上班。后来通过号码查询,才终于联系上了朱老师,于是就这样每周五坐公共汽车成都学习。那时还没有成绵高速,从德阳到成都走的是大件路,至少得花半天时间。
成都市群艺馆在春熙路临街的一座楼房四楼,上课都是晚上,同学来自不同工作单位的美术爱好者。朱老师先是讲课,他讲课的声音很洪亮,表情很丰富,语言很幽默,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然后朱老师进行示范,之后大家临摹,下课之后成都的同学就各自回家,我就比较麻烦了,还得去找旅馆住宿。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收入不高,每次都去住旅馆,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当朱老师听说了这个情况后,就让我背了一床棉被课后就住在了市群艺馆。也正是如此,我有更多时间来学习朱老师的作品。我临摹最多的,还是朱老师的小品画,前前后后,三百张应该有吧。
其实那个时候朱老师挺忙的,他担任成都市美协秘书长,平常的要参加的美术活动很多,美协本身又没有工作经费,他还得到处找赞助搞活动,更多的时候是把自己的作品或约好的几位画家的作品拿去找活动经费。尽管如此,在我的印象中,朱老师对班上的课程几乎没有缺席过。
二
艺术创作讲究外师造化。朱老师同样非常喜欢写生,带我们去了很多地方。邛崃、金口河、大渡河、都江堰是他比较喜欢写生的地方,也画了很多精彩的线描作品,时隔多年,再看朱老师这些写生作品还是让人忍不住赞不绝口。朱老师现场线描教学很容易让大家入手,晚饭后,朱老师还要对大家的作品一一点评,有时还改上两笔。大家写生的积极性颇高,有的同学天还没亮就出去画画了。后来,很多同学的写生作品都参加过全国写生作品展。
跟朱老师出去写生充满了快乐。都江堰龙池的村小教师刘老师家开了农家乐,服务很周到很温馨,一手好菜很受大家欢迎。朱老师最早还可以喝两杯酒,后来因生病就不能喝了。他喜欢吃回锅肉,吃一筷子菜,乐呵呵地笑着,写满了一脸的满足。晚上点评完毕之后,我在朱老师洗漱之后把他的写生本借出来,慢慢学习揣摩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那时从成都到汶川理县也不容易,大家挤上公共汽车,到了目的地住下来,一天时间已经过去得差不多了。克枯寨、萝卜寨、黑虎寨、薛城、建山寨、蒲溪乡、色尔……都很美。到寨子写生一般都是租当地的福田汽车上山,朱老师说这车动力够,其他的车不行。他喜欢坐最前面,视线好。但这些寨子一般都建在半山腰之上,狭窄的山路与陡峭的山崖,让人有些害怕。有的急弯还需要倒退几次才能通过,尤其让人心都揪紧。朱老师却神色自然,不时开几句玩笑让大家放松下来。理县的色尔寨那时还不通公路,据当地人介绍说规模还比较大。朱老师让我跟他一起上山去查看一下具体情况,如果值得画才带大家去。我俩就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越到后来,腿越来越重,眼看山寨就在眼前,但真正要走到,还需要时间和体力。等到朱老师到了山寨门口,我在后面累得气都喘不过来了。那个时候,朱老师已是六十几岁了。
对于羌寨题材,以前的人很少表现。朱老师带大家到这些地方来体验生活,也是一片苦心。艺术来源于生活,表现四川独有的羌族文化也是艺术创作选择之一。后来有近五年的时间,我都是表现羌寨题材,作品也入选了很多中国美协举办全国美术作品单项展。许多同学也是坚持羌寨题材的创作,入选了很多全国展览。
三
朱老师是一位公认的勤奋画家。每次到他的画室,他都在画画,而且经常进行巨幅创作,他有时用带调侃的口吻说:“我适合画大画。”事实上也是如些,有一年他受邀到郑州作画,我陪他去,画的都是十几米的大画。哪怕直到他倒下的那一刻,画案上还有一张未完成的数米长,数米宽的大画。对于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尤其是一个与病魔抗争了近二十年的老人来说,这种毅力真让人佩服之至。他八十岁的时候,在四川美术馆举办的画展呈现了一批鸿篇巨制,相当令人震慑。当然,他的小品画也甚是精彩,极具生活趣味,笔墨厚重精微、构图精致考究,色彩饱满浓烈,大家都非常喜欢,所以每次看他画画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对于一位勤于思考的画家来说,艺术道路上的挑战就是前行道路上的磨刀石。朱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艺术贵在创造,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味道。他的作品都反映的是时代生活,我们看这些作品都有亲切感。朱老师学的是理工科,他跟随朱佩君老师学习花鸟画,后自攻中国山水画创作,独创了一套表现四川山水尤其是大渡河金沙江一带景色的皴法和适用于绘画创作的“形体学理论”,艺术语言辩识度非常高,艺术成就斐然。我想,这一切都是天道酬勤的结果。
桃李不言花自开。如今朱老师虽然离开了,但每每想起他那和蔼的笑容,爽朗的谈笑声,过去日子的点点滴滴,不由得让自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多画画,不教一日闲过也。
(龚仁军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朱常棣《泉山农家》35cm×35cm
张幼矩(撰联悼念朱常棣先生)
霜锋钟蜀岭,旧事忆东郊
(张幼矩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暨四川省美协山水画会学术部主任和花鸟画会常委、四川省诗书画家国际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
张自启(撰联悼念朱常棣先生)
笔耕不辍丹青尽写巴山蜀水
鞠躬尽瘁年华唯付成都美协
(张自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学会常委、四川省工笔画会副会长、成都当代工笔画会名誉会长)
《朱大哥百日祭》
文/罗其鑫
余与君是在一九六二年秋由纫君老师介绍入朱佩君先生举办的“成都市工筆笔花鳥画培训班”上相识的,他任班长。随着时间的变化,相交日深,他组织出版了“四川八人画集”我亦忝列其中,后来成都市委统战部成立了蜀都画院,在北京中国美术舘举办了“巴山蜀水四川五人画展”,在京城引起了轰动。继而该展览在郑州、广州、天津、兰州举行巡展,南征北战,東挑西斗,成为一时嘉话。朱大哥勤於创作,更为成都市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谓桃李满天下。现在成都的青年才俊,多数是他的弟子。其功可谓伟矣。往事豈能如煙、逝者如斯,自当含笑於九泉。是为祭。
(罗其鑫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会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成都市山水画会常务副会长)
朱常棣《赤碧坡》cm×68cm
朱常棣先生在成都市美术事业发展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美术创作上也硕果累累。
他的逝世,令我十分痛惜。
文/王培秋
(王培秋全国优秀美术教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顾问、四川省水彩画研究会荣誉会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水彩(水粉)画院院长)
《朱哥子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文/周明安
光阴飞逝,不觉朱哥子离开我们已至百日。如梦幻,如泡影,朱哥子的音容笑貌、爽朗笑声仍不时在耳边响起。他的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豪迈、厚重,如音乐般的旋律、韵味,将长期地印刻在观众的记忆里。朱哥子以他精湛的艺术为他从事的事业作了完美的诠释,也为后学者提供了鲜明的坐标。朱常棣先生的艺术永存,朱哥子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周明安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成都市花鸟画会副会长)
朱常棣《白马湖上》
《我心目中的朱大爷》
文/陈承基
我心目中的朱大爷,他属虎,我也属虎,恰好大我一轮,所以我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他就习惯地叫我陈小娃,我也就叫他朱大爷,我们彼此也就习惯了这样的称呼。
朱大爷,重庆人,典型的山城人性格,嗓门大,性格外向,喜欢热闹,习惯以大哥自居,照顾我们这些小弟。遇事总为我们着想,总是把我们几个人团在一起。
他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颇有些固执,但又有智有谋,不愧是我们几个人的老大哥。回想起我们那时经常出去搞展览,做文化交流时的场景,现在还时时出现在眼前。
他走了,离开了我们,但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永远留在我心间。朱大爷,陈小娃想你……
(陈承基国家二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花鸟画会副秘书长、成都市花鸟画会会长、四川省农工画院副院长)
朱常棣《白马村的早晨》
魏鹏飞(撰联悼念巴蜀名家朱常棣老师)
寿享八四春,一生勤笔耕,绘巴山蜀水成锦绣;
名垂千万秋,终身常丹青,留高风亮节昭清辉!
大疫未除,又痛失先生,从此大作成绝响;
高风犹在,常教诲晚辈,何堪子弟泣画魂!
(魏鹏飞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我的爷爷》
文/朱漪纹
他的手一挥舞,便是山河万千。
爷爷一辈子与画笔为生,提起画、提起国画、提起巴山蜀水,他的眼中总是有光。不为钱财,只为热爱,只为传承,他这一生算不上多么顺遂,但却坚持着把这一件事做到了巅峰造极。
而在生活中,爷爷和普通老人没什么两样,全无画家的架子。喜欢吃肉、吃鱼头火锅,喜欢谈起过去的事,喜欢看谍战片。记忆最深的便是每个冬天,窝在沙发里烤着火炉,吃着橱柜里珍藏的小零食,听他唤我“小漪纹”,趣谈往事论当今。
如今,上帝带走爷爷已有百天,但总感觉他仍在我们身边。因为他的画作尚存,他为美术界带来的深远影响还在,他的精神他的意志不灭。爷爷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朱漪纹朱常棣先生孙女)
请翻转手机欣赏
朱常棣(为金科伟业集团创作的大画未完成)cm×cm
朱常棣(为西安一朋友创作的大画未完成)80cm×cm
朱常棣(为邵仲节创作的大画未完成)60cm×cm
(图为《四川美术》杂志,为怀恋朱常棣老师,《四川美术》杂志特刊登朱老师介绍及作品18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