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买早点时,听到两个售货员在聊孩子的礼物——让人不禁想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情况送孩子礼物,那么给孩子的礼物一定要贵吗?
其中一个比较年轻的说:“马上就到孩子生日了,都不知道该给孩子买点什么,这个月工资还没发呢就已经出去了大半,交了三个月的房租、上半年的物业费,这个月的水电费、电话费,就剩下生活费了,好在还有点积蓄勉强能撑住,我从来都不用花呗的人,现在也开始申请分期了。
年纪大点的说:给孩子的东西不一定要买啊,咱们小的时候也没有啥钱,逢年过节的家长给个块钱的压岁钱、亲手给做个小灯笼、端午节包串纸做的粽子、中秋节跟大人一起赏月、大人给讲中秋节的来历,虽然农村没有什么玩具,但回忆起来,我觉得印象最深的节日都是跟妈妈一起亲自动手的。
成为父母后总是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很多家长拼命的工作都是为了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点的委屈:吃的、穿的、玩具都要最好的。
买贵的,却不一定是对的
家长本身收入并不高,却习惯性地给孩子买最好的牌子的衣服、鞋、价格不菲的玩具,往往占去了生活开支的大部分。
这样其实给孩子是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不说,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知道珍惜。
家长也很委屈是没少给孩子,而孩子总是觉得家长只顾挣钱而不陪伴,双方总是找不到理想的相处模式。
其实家长要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陪伴式的教育,而不是过多透支自己的为孩子买各种物质的东西,孩子总是没有幸福感。
一旦孩子被周围的强调,养成看礼物“值不值钱”来衡量礼物的好坏,很有可能诱发以下副作用:
第一、最贵的才是最好的。
同样一个玩具,在精品玩具店里的价格往往是网店价格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但是孩子就是喜欢贵的,认为那样有面子。
而衣服、鞋之类的,往往是贴个牌子的就比同样品质的要贵一大半,孩子就是要专卖店里买的,同学有的自己就要有,否则就觉得没有面子。
这样的孩子不懂得踏实生活,非常虚荣。
第二、没有自己的判断力。
价值观非常的错位,认为有钱就能代表一切,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所有的东西都标上价格的标签。做人做事的标准唯一的方向就是物质。
这样的孩子往往是误入了歧途,更容易建立起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切以外在的物质为判断的人生是非常的贫瘠的。
第三、眼高手低。
物质化的孩子往往是眼高手低,看不起父母的劳动却又好逸恶劳、自以为是。
经常见到的是衣着光鲜亮丽,行为举止也看起来彬彬有礼的人实际上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在家的时候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打扫,还认为打扫房间是父母应该做的,年纪轻轻就游手好闲、不思进取。
这种中国式的巨婴往往是家长过度的纵容和溺爱形成的。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物质相对大丰富,但礼物这件事却干什么都没劲,我觉得儿童节最重要的礼物就是仪式感。
仪式感的礼物有哪些特点?
而仪式感中,最重要的并不是锦上添花地在已经丰富的礼物基础上再来上那么几件,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内心丰富的东西。
第一、会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
其实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比咱们那时候好得多,一家孩子也不多,但现在家长整天忙碌,都没有时间陪孩子。
在六一节、生日等时候,家长要可以抽出一整天的时间来陪孩子,带孩子去游乐场或者是公园、海滨,也不用花什么钱,陪孩子待一天,哪怕仅仅是在海边玩一天沙子孩子都会非常高兴。
孩子缺乏的是家长陪伴而不是昂贵的玩具。
第二、锻炼动手能力。
家长只要有心,提前开始跟孩子一起完成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拼图或者手工品,或者是个刺绣之类的,这比你仅仅给孩子买现成的东西要有趣得多。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是什么,比如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拆个玩具再组装起来的过程会让他非常的着迷。
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家长陪着从电视上下视频学习如何完成一幅简单的画会让孩子更有收获感。
甚至抽出时间来专门来观察自己院子里的植物,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第三、独一无二的礼物一定是用心的。
很多孩子不懂得珍惜的原因就是因为得到的太容易。
但要是一件东西因为是自己投入了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