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8号,河南博物院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河南博物院主展馆的主体建筑以元代古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
河南博物院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精品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多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
贾湖骨笛
长23.6厘米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
贾湖骨笛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但贾湖骨笛能够改写的,远非整部中国音乐史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贾湖骨笛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座珠穆朗玛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文明的重要影响,恐怕语言文字也就只能略述一二了
杜岭方鼎
通高87厘米,重约64.25千克
杜岭方鼎造型浑厚庄重。鼎口沿外折,两侧沿面上有圆拱形立耳,微微外张,耳的外侧面呈凹槽形。它的8组饕餮纹(兽面纹)和乳钉纹规则地分布在鼎四壁的中上部和四周,一派王者风范,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表现出中国商代古人的聪明和智慧,是一件难得的国之瑰宝。
杜岭方鼎是中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大型铜方鼎更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是研究商代早期青铜冶铸的宝贵资料。
妇好鸮尊
通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重16千克
妇好鸮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它造型实用、纹饰精巧,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这件鸮尊,英姿飒爽、雄壮威武,细细观察它身上的纹饰,主纹高出器物表面,阴线的刻纹相辅,整件鸮尊的纹饰主次分明,有着鲜明的层次变化,具有商代铜器的大气肃穆和独特的神韵。
还因为这件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有的专家甚至说,青铜鸮尊就是妇好的“代言人”,见证着中国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妇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鸮尊正好代表了他卓越的功勋和戎装的一生
玉柄铁剑
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
玉柄铁剑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由铁质剑身、铜质柄芯和玉质剑柄嵌接组合而成。仔细看,能看到白中泛着晶莹绿意的圆柱状玉质剑柄与剑身相连,长约10厘米,玉柄则是上好的和田玉制成,上面精雕竹节饰纹。
玉柄铁剑被称为“中华第一剑”,把中国冶铁向前推进年,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言而喻。
莲鹤方壶
通高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
莲鹤方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器身上下遍布各种繁复的装饰,物象众多,杂而不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形成异常瑰丽的视觉效果,反映了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此壶造型优美,郭沫若先生评价其“此鹤初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睨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之飞翔。”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造型优美、内涵丰富的青铜酒器。
云纹铜禁
纵长厘米,横长67.6厘米,高28.8厘米,身宽46厘米,重94.2千克
春秋云纹铜禁是春秋中期青铜器,云纹铜禁由禁体、12条龙形附兽、12条龙形座兽三部分组成。十二条龙形附兽昂首鼓腹翘尾;头顶的冠饰与两旁的角饰都是浮雕透孔云纹,兽尾插着尾花。兽首面对禁面张嘴吐舌,舌头翻卷着至于禁面上边,其状像是眼睛在盯着禁上的美酒,垂涎欲滴。禁底有12个龙形兽支撑着禁身,挺胸凹腰
中国最早使用失蜡法工艺的时间在唐初,而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年,失蜡法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三大铸造方法之一,它是利用蜡的可熔性,来铸造结构复杂并且不易分离的部件的铸造方法。
四神云气图壁画
长5.14米,宽3.27米
壁画上青龙、朱雀、白虎、怪兽四神,同在云气勾勒的颇富装饰感的“画框”中,遨游云天;相伴它们的,是祥云、荷花、灵芝等,充当四神升仙的媒介。云气构成的开放式“画框”之外,还有一个装饰感更强的封闭式“画框”,璧似铜钱,但非“孔方”;其圆形孔道,似为“天门”,预示着墓主人登临仙界,须先穿过玉璧之孔道。
四神云气图壁画被誉为“敦煌之前的敦煌“,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墓室壁画。
武则天金简
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约0.1厘米,重.5克
金简为纯度96%的黄金制成金呈长方形,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遒美健秀的小楷,刻工高超,线条虚实结合,笔意表达得很到位。这是武则天在久视元年(公元年)七月七日来嵩山祈福,遣道士胡超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
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金简,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武则天遗留的唯一一件与她本人有关的可移动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高19.5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8.2厘米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瓶敞口细颈鼓腹圈足,器身轮廓呈流畅的“S”形曲线。天蓝釉面光亮如玉,釉层匀净莹润,开片疏密有致颈部及腹部剔刻折枝莲花纹。器表满施天蓝釉,釉层匀净莹润,开片疏密有致。瓶的圈足底部露胎,并沾有细小砂粒,纤细垫烧而成,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不重装饰,以釉色取胜。该瓶造型秀丽,釉面光亮,器表配以若隐若现的刻花装饰,是汝窑传世品中唯一的一件,从而丰富了人们对汝窑的认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