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Vista氢商业
便利蜂里卖的咖啡,绝对是我喝过最便宜的咖啡机现磨咖啡。
看看这个价格表吧:中杯热美式5块,大杯热美式6块,拿铁6-8块,经典款咖啡都很便宜。
于是我打心眼里感谢便利蜂,能让我只用5块钱,就从一大早混沌的状态中清醒过来,迅速让大脑开始运行。
便利蜂“不眠海”:这也敢叫精品咖啡?
但不管怎么说,便利蜂咖啡只是咖啡界的“工具人”,实用性强,但口感实在不敢恭维。不过最新消息是,便利蜂要推精品咖啡了。啥是精品咖啡呢?咖啡师制作,不劳您亲自动手;有独立品牌:“不眠海SoberHi”有8-10平米的独立空间,可以坐下了;也涨价了,价格区间在12-25块钱......
图源:大众点评
耳听为虚,为了验证便利蜂的“不眠海SoberHi”咖啡到底怎么样,我去三里屯SOHO的便利蜂看了看。结果发现,咖啡价格根本不是我们想的那回事:便利蜂的精品咖啡,居然更便宜了。三里屯店的不眠海,是在便利店里单独隔出来的一个区域。带有泼出咖啡样式的浅蓝色品牌logo,和咖啡柜台蓝白色的设计,成功让咖啡区脱离出了便利店的烦乱,有种特别的清新之气。用的咖啡机是LaMarzocco的,是来源于意大利的咖啡机品牌,属于比较高端的意式咖啡机。虽然价格表上大杯摩卡价格已经飙到25元,拿铁、奥利白、卡布奇诺都是小杯15,大杯20,连大杯美式的也要15元,看起来贵了不少。
但其自带的折扣券却很香:首杯咖啡可以领1.9折的一张券。这样下来,一杯咖啡只需要3块多钱。便利蜂的不眠海推出首杯巨大折扣,就是想让消费者适应在便利店里消费精品咖啡。有再一再二,顾客就会慢慢认同这种消费模式,便利蜂的算盘,打的挺精。另外,便利蜂的不眠海还表示,如果顾客自带杯子,咖啡可以立减5元。自带咖啡杯这一招,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家在便利店买咖啡的消费习惯,毕竟直减5元,减价力度还是挺大的。另一方面,又能响应环保低碳号召,吸引越来越多的环保主义者,甚至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和舆论中,也能占据优势地位。不过,自带咖啡杯这招,其实也不新鲜。比如说Manner、Flykoicoffee等也是自带咖啡杯减5元。
图源:
有一百万个小号BottleDream、即刻和知乎联合了国内33个咖啡品牌,搞过“我带我的杯”活动,推出了“自带杯折扣”。连星巴克也有自带杯子减4元的活动。除去这些小花招,不眠海咖啡的口味到底尝起来怎样呢?为了避免个人口味影响判断,我特意上大众点评去看了大家对便利蜂“不眠海SoberHi”咖啡口味的评价。果然,有人就建议别点不眠海的加冰咖啡,因为味道很淡。看来并不是我口味太挑剔,而是不少人都觉得,不眠海咖啡的味道,实在没有好到哪去。
明目张胆和瑞幸抢生意,便利蜂怎么想的?
“便利蜂出了精品咖啡了?并没有很开心。”“本来就是图便宜性价比高——要喝精品咖啡,我干嘛不去星巴克?”能在便利店买咖啡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图一个快速清醒提神,又物美价廉,至少比速溶咖啡的粉末加糖好些。各家连锁便利店,如便利蜂、全家、7-11、罗森,都为顾客提供了便携式咖啡,且销量巨大。全家的“湃客咖啡”就累计售出了两亿杯以上的咖啡,而在一些大写字楼,便利蜂咖啡每天的销量能达到多杯。
那么主攻咖啡下沉市场的便利蜂为什么突然“向上看”,要推广精品咖啡了呢?有人判断,便利蜂推出独立的“饮品站”,大卖精品咖啡,是受了Manner咖啡今年2月A+轮融资,估值涨到13亿美元的刺激。虽然想要看齐的是Manner咖啡,可真正有可能被便利蜂抢走生意的,却是瑞幸。去年瑞幸咖啡一度暴雷,便利蜂咖啡单日平均销量就同比增加了21%。而便利蜂拥有“不眠海SoberHi”饮品站,增加品类和品质之后,它与瑞幸咖啡相似之处就更多了。
图源:
大众点评用户JULIEJOELULY首先就是十分类似的咖啡定价系统:瑞幸咖啡卖的咖啡基本款美式、拿铁的折后价格,基本在13-17元之间。而不眠海的基础款咖啡价格定在15-20元。再加上咖啡口感大同小异(都挺寡淡),就有了顾客必然要二选一的情况。第二是相似的推广初期低价获客模式。瑞幸初出江湖,靠的就是首杯咖啡免单的补贴活动,光是在年,瑞幸就免费请新用户喝了1.3亿元的咖啡。瑞幸一边疯狂开店,一边疯狂亏损:在年、年、年一季度的净亏损,分别是万、16.19亿、5.52亿。而不眠海也是首杯1.9折,这么低的折扣,当然也是亏本获客的。第三,是相似的小程序下单,节省人力成本思路。经常喝咖啡的小姐妹都知道,瑞幸咖啡是只能小程序或者APP点单的。哪怕你走到店里,告诉店员你要点什么咖啡,店员都会拿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