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多座博物馆的藏品中,有多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不包括海外私人收藏);而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万件,令国人无不扼腕叹息!那么如此之多的文物,又是如何到海外去的呢?看了本文,大家心中就会有答案了。
年,浙江湖州南浔一个叫卢家兜的小村子,一个男孩呱呱坠地,父亲给他取名卢焕文。在那个乱世里,卢家世代以务农种桑麻为生,日子过得清贫。不幸的是,卢父后来好赌成性,并染上毒瘾,一家子的生活坠入无尽深渊。卢母在苦苦支撑数年后,不堪忍受生活重压,自尽身亡,随后不久,卢父也因透支了身体而撒手归西;10岁的卢焕文成了孤儿,在族人的帮助下,他被过继给五代亲外的远房叔父,但日子依旧窘迫难熬,小小年纪的卢焕文尝尽生活艰苦。
15岁那年,卢焕文进入隔壁村镇南浔的大户张家做仆工,因为做事勤快,脑子灵活,嘴巴甜,成了张家二少爷的贴身仆人,主要工作就是照顾二少爷的起居生活;而这个张家二少爷,就是日后飞黄腾达的民国大人物张静江。
南浔张家在当地声名显赫,是四象之一;所谓的“象”是当时湖州南浔民间对有钱人家的生动说法:财产达千万两白银以上者称作“象”;五百万两以上不过千万者,称作“牛”;一百万两以上不达五百万者称作“狗”;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狗”等众多富豪,位列当地四象之一的张家,实力当然杠杠地。
张家二少爷,虽然出生于富商巨贾之家,但并没有人们想像中的斯文安静、欺软怕硬,而是自小就爱打抱不平,行侠仗义,被大人们称为“小侠”。在一次火海救人时,二少爷被严重烧伤,髋骨摔折,股骨断裂,导致终生残疾,走路一瘸一跛的;也有人说是患小儿麻痹症所致。
从小就有侠义之心、想有所作为的张二少爷,显然不是普通人物,虽身有残疾,但丝毫不妨碍他的日后成长,可以说,后来的他影响了当时中国的历史走向。
能作为张二少爷仆人、跟班的卢焕文,本身就聪敏好学,加之在豪门张家的耳闻目染,日夜熏陶,当然也进步很快,深得少爷赏识。
张静江成年后,他爸花了十万大洋,给他捐了个清朝二品候补道衔的虚职,想让他混官场,没承想接受了新文化的二少爷,变成进步青年,思想激进,一心想推翻腐朽没落的大清帝国;眼看着架势不对,他爸急得团团转,打算找个由头,花点钱送他出国避避风头。
年,钦差大臣孙宝琦奉命出使法国,身边缺一个机敏能干的商务参赞,张家通过关系,把有志青年张静江推荐上去,孙宝琦大为赏识,于是张静江去了法国。
主人出国了,听话、好使的卢焕文自然而然也跟着去,从此开启了他的人生新篇章,不过那是极不光彩的人生,甚至可以说是罪孽的一生。
张静江到巴黎后,他这个商务参赞也没啥事做,闲得很,于是在公干之余,他和小舅子姚叔来开了家专门经营中国货的公司,起名“通运”;天生的生意禀赋加上家族实力,张静江很快在巴黎站稳了脚跟,中国当时的特产,在运通公司里应有尽有,丝绸、茶叶、地毯、瓷器、古玩和漆器、字画等等,作为张静江身边人的卢焕文,被安排在这家公司做事。
卢焕文虽对丝绸、茶叶等日用品略微在行,但古玩以前还从来没摸过,只在南浔张家做工时见过这些到处摆放的值钱玩意儿。不过,卢焕文悟性颇高,有经商头脑,干起活来又很卖力,凭借天赋与勤奋,卢芹斋从古董店学徒开始,刻苦学习各项业务,又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很快就受到老板重托,出任掌铺。
通运公司飞速发展壮大,还在美国纽约开了分店,一时赚得盆满钵盈。
年8月,在一艘前往法国的邮轮甲板上,孙中山远眺海天尽头,思考着中国革命该何去何从,恰好张静江也一瘸一拐地出来透气,于是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邂逅发生了。
由于张静江对孙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之举十分钦佩,他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