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vs地市媒体
地市媒体变成了尴尬的“夹心饼干“?
作者:覃艺淋陈安庆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导读
一、县级融媒体过上了富日子?到底拨款多少钱?
二、光靠输血活不了,要自己去找食吃
三、县级媒体vs地市媒体,短兵相接?
四、地市媒体变成了尴尬的“夹心饼干“?
暑假来临,烈日炎炎。
大二的新闻学子小芳毅然跑回家乡的县级融媒体实习,既离家近,还能省很多生活费,弥补了自己在大学中的实践空白,甚至还立下将来要在本地融媒驻扎发展的愿景。
可实习第三天,她就犹豫了。
原来,那天采访部的主任在大伙儿面前伤感,每月打进工资卡里边的只有元,还清房贷之日遥遥无期。
大伙不信,满脸疑惑。
主任急了:“谁说我工资比你们多的,不信带你去查我工资!”
小芳一个实习生也没法儿理解。
这么微薄的工资,如何生存?
县级融媒近年不是有很多财政扶持吗?
还缺钱?不会吧。
01
县级融媒体过上了富日子?到底拨款多少钱?
年,长兴融媒集团网络收入1.12亿,广告收入万,智慧类项目收入万;年,其上半年收入达到1.亿,营收数额以每年百分之八的速度在快速增长;
河南项城市市融媒体中心在年收入突破万;
湖南浏阳的报、台经营收入达1.86亿元,其中媒体收入万元;
山西上党区融媒体中心收入约为多万元,中央财经拨款则争取到万元……
一个个土豪县级媒体的出现,着实让人羡慕。
根据年中央财政部公布的中央财政预算显示,文化体育旅游与传媒支出预算数为.54亿元,比年的执行数增加了30.16亿元,增长比例为10.8%。
由此可见,近两年,县级媒体搭着县级媒体融合的政策快车,除了享受由上边拨下来的财政资金,还利用自身县域优势,积极开拓本地广告消费的市场潜力。走进他们的融媒体中心,往往有着偌大的工作场所,大屏也稳稳地挂在墙上,好不气派。
02
光靠输血活不了,要学自己找食吃
但同样是县级媒体,为啥有的是土豪,有的是土鳖;有的已经赚得金钵满盆,实现财务自由,有的还在捂着口袋,紧巴巴地过日子。
同样是依靠财政来造血,可结果不尽相同,这似乎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
究其原因,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说来说去还是经济体量的问题。只靠财政支持养活的单一营收渠道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自己走出去搞营收,找挣钱的渠道。
对于经济比较发达,产业基础较好的县域来说,他们能够迅速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精简媒体机构,又或者借势推出自己的看家品牌。
如长兴融媒集团最初就大刀阔斧,狠心关停多个政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