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光明,来了,
瞳仁视康,来了,
德视佳,也来了!
……
※本文为“眼科深喉”投稿作品
“这个样子,怕是遭不住哦!该来的眼科都来了!”最近,成都眼科圈很是热闹。几家新的眼科机构接连杀入成都眼科市场,即将装修或正式营业的消息,犹如几条大鱼被丢进本就不平静的成都眼科大池塘。
池塘的格局再一次被打破。新入局者能否适应成都眼科市场的生态体系,站住脚?一切都充满未知,但总有蛛丝马迹可让人预测一二。
成都眼科大池塘
已养活了多少“大鱼”?
成都眼科市场,这个池塘真不小。
据业内人士介绍,成都眼科目前已经汇聚了国内大多数的连锁眼科品牌,主要有爱尔、华厦、普瑞、新视界、何氏、爱迪、佰视佳。
其中,爱尔就有4家,分别为成都爱尔、东区爱尔、康桥爱尔,以及今年刚新开医院。
其余的几家连锁在成都均只有单店,分别为成都华厦、成都普瑞、成都新视界、成都何氏、成都爱迪、成都佰视佳。
爱迪眼科也成为连锁啦?确实是,不知不觉中,爱迪眼科已经医院集团,拥有了宜宾爱迪、徐州睢宁复兴眼科、山东济宁微山医大眼科等数家分院,据悉目前正在筹办武汉爱迪,以及成都爱迪分院,成长速度令人叹服。
另外,有消息称,成都华厦、成都何氏也正在筹划成都分院的建设,但未知其具体进展。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目医院中的唯一单店。
医院外,成都还有庞大的公立眼科队伍,医院眼科、医院眼科、成都市一、二、三、六医院眼科等。
据估算,成都眼科的总体年产值已近20亿元,其中,超过一半为近视手术所贡献,其余依次为白内障、小儿视光、眼底病等亚专业;而眼表与角膜病、青光眼、眼眶眼肿瘤等,则属于相对的小病种。
在成都各大民营眼科机构中,爱尔眼科的年度营收已经破4亿元,为成都眼科界的经营业绩老大;爱迪年度营收也已破2亿元大关,成为民营眼科(非公立)的市场第二;普瑞眼科营收过亿元;华厦眼科据称今年也能顺利突破亿元大关。
大胆预测:
谁会长大?谁又会变瘦?
※以下预测,均在既有事实基础上展开,本文对预测结果概不负责。
壹·民营眼科篇
爱尔
据介绍,爱尔一直秉承医生人才内部培养机制。而随着市场竞争趋势的变化,爱尔已意识到这一机制的不足,近年来,成都爱尔陆续引进了樊映川、李丹杰等眼科专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人才资源不足的态势,不过与其过4亿元的体量相比,尤其是医院后,其人才梯队建设能力显得不足。
爱尔眼科四川省区总院长樊映川
9月,爱尔集团与四川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临床医疗、研究生培养、学术科研发展及多点执业、住院规培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侧面反映出其医生人才内部培养的机制不能满足爱尔眼科未来发展。
9月23日,四川大学副校长张林与爱尔眼科总裁李力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此举,或可为爱尔眼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但结合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业绩第一的成都爱尔无疑将会受到所有眼科机构最激烈的市场狙击和挑战。
爱迪
爱迪眼科的战略眼光和运作手段向来被行业所称颂。
年成都眼科界最大的新闻,就是爱迪申报三甲成功,成为成都医院,力压成都爱尔(三乙),令整个成都民营医疗界所谈论和艳羡。
不知不觉中,爱迪已医院集团。三甲的名头太响亮了,足以让爱迪眼科拥有充足的发展后劲。今年暑期爱迪近视手术业务量猛涨,超过普瑞眼科,晋级成都行业探花,即是证明。未来,爱迪是成都眼科龙头的最有力竞争者!
普瑞
普瑞眼科继华厦眼科之后,也迈出了上市之路,希望也能像爱尔一样,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腾飞。
不过,与其他两个眼科集团不一样的是,普瑞眼科上市注册地所在的成都普瑞,在本地眼科市场的排名却并不十分靠前。相对于其他几家竞争对手,普瑞建院于年,建院时间较长,发展相对缓慢,这与其营销手段、经营思路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如其能上市成功,当然能助力其发展,不过,当竞争对手大多已成为上市公司时,这样优势就会被稀释。
华厦
成都华厦最近几年取得的发展成绩令行业瞩目。
开业前几年,华厦因管理与经营思维受限,一直处于严重亏损之中。在全飞秒成为近视手术行业标配的情况下,仍迟迟不上马,医院强大的专家实力,令同行都感到不可思议。不过,好在其最终也补齐了最明显的一块短板,配合比较高明的宣传手段,便迅速释放了强劲的增长力量,一度成为这几年增长最快的眼科。
然而,华厦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其近视手术虽然增长强劲,但其经营管理模式下,眼科的其他亚学科业务白内障、眼底病、视光等业务,发展仍相对缓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发展后劲必然会受到限制,增速放缓。
新视界
新视界眼科集团,近几年来也是新闻不断。但成都新视界却始终默默无闻。
成都新视界,建院仅比爱迪晚一年,又比华厦早一年,一度还将华厦甩在身后。但最近几年,其变身上市眼科后,未见其人才队伍的充实,反而有流失传闻;也未有大的营销动作,于是被爱迪抛下,还被华厦反超。
不过,最近成都新注册了四川光正眼科和成都光正眼科,不知其后续是否有大的动作。新视界眼科更名光正眼科,预计是早晚的事。但与上述几家眼科一样,也会面临遍地都是上市眼科的尴尬。
中医大银海
中医大银海眼科不知何时才能脱身亏损泥沼。
中医大银海眼医院中拥有先天的优势。以成都中医大眼科为班底的一大群眼科教授、副教授,以及背后的康弘、诺迪康药业等资本大佬,均是其他眼科都不能比拟的。
所以,其敢于投资数亿元自建新大楼,也敢于在年就以极其豪奢的广告投放,令眼科同行,甚至于整个成都民营医疗界都感到震惊。
然而,有业内人士爆料:当时大量看了广告的患者却误认医院眼科与银海为同一家...
开业几年来,重资产的银海因经营模式问题,加上管理不善等问题,始终深陷泥沼难以脱身。若能走上经营管理的正轨,银海或许可以扭转乾坤,掀开自己的发展新篇章。
贰·医院篇
兴光明
成医院是医院眼科与青羊区兴城建实业公司(青羊区政府国资),以及康锐医疗(民营资本)医院。由医院进行管理经营、眼科专家作为班底。据介绍,该院已装修完毕,将于近期正式开业。
医院眼科向来强大,其拥有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数量甚至超过华西,实力不容小觑。
医院的市场化经营管理而言,医院的管理班底仍然严重缺乏经验。其四川兴光明眼科竟更名为更为小气的成都青羊兴光明眼科,还让明眼人感受到背后资方的触手。
如何避免走银海眼科的老路,是兴光明面临的一大难题。一旦长时间无法实现盈利,背后的资方不知能否忍受。
瞳仁视康
瞳仁视康隶属于西南地区第三大成品油公司——四川华瑞实业公司。该公司年销售额达多亿元,拥有三家大型成品油批发公司及数十家加油站。养老与医疗,也是该公司涉足的版块之一。
进入眼科领域,正是该公司看好近视手术等大视光的前景,因此,瞳仁视康的主业,仅仅是近视手术和屈光白内障业务。
据可靠消息称,该院的主推专家来自于北京同仁和中山眼科中心,实力非常强大。但专家只是周末来飞刀,这或许会有违医疗经营的常理;另外,其经营的某些思路也异于同行,或许又会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情景,折腾几年也未可知。
德视佳
国内眼科行业精品化的典范。只做近视手术和屈光白内障等大视光项目,其主刀专家均来自德国,一直走的高端路线。
其长期深耕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拥有丰富的市场运营经验。进入成都市场后,其近视手术的定价,多半会高于华西与爱尔,与其形成一定的价格差异,目标群体为他们的高端客户。
不过,相对而言,成都本土客户对本地品牌认可度已经相当高,要让这部分高端客户分流至德视佳,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推荐阅读:德国高端眼科将进军成都!但我担心看完这篇文章,他会退掉订好的机票......)
叁·医院篇
华西眼科
始终是四川眼科界诊疗实力的龙头老大。但不客气的说,华西退步了。
想当年,华西眼科群星闪耀,叱咤国内眼科学界,排名甚是靠前。而如今,华医院排行榜上,排名已经跌出前十。
从眼科的经营发展角度来看,华西其实是错过了发展时机。不止一个业内人士表示过,如果当年华西眼科能医院,哪还有爱尔、爱迪、普瑞、华厦的今天?
不过,对华西而言,这样的时机随时可得。即便是现在来一手,其他眼科都可能会立刻成为手下败将。
省医院眼科
虽然是与其余资本合作,但仍算先于华西迈出了扩张之路。
若干年来,医院眼科坐拥近30名高级职称眼科专家,却将近视手术业务舍弃,一直让本省眼科界感到深深惋惜。这次合作兴办兴光明眼科,或许可以补齐这一短板。
如其能在眼科的市场化管理运营上跟上趟,或许也能打一个翻身之仗。
此外在医院中,一医院眼科,目前成都市级公立眼科最活跃的分子,不过其对近视业务的不重视,也将大大制约其发展的后劲。
医院眼科,在成都眼科界的地位不容小觑。年引进全飞秒,说明其仍有励精图治之心。不过,在一众眼科的花式营销手段之间,想要实现业绩的突破,还需其体制、医院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否则也难以出彩。
六医院眼科,曾经一度强大,被冠名“成都市眼科中心”,这是多么耀眼的名称,可惜现在在民营眼科扎堆的成都市场,已然没有太大影响。年,该眼科就已引进全飞秒设备,但先进的设备,也无法扶起成都市眼科中心的颓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