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开,差点让憋了三年没出远门的小伙伴开心到起飞。大包小包准备完毕开始举家出国观光购物,但没想到那些去了韩国、日本的中国游客却实实在在地碰了一鼻子灰,简直被瓷瓷实实地侮辱了一把!
上了热搜的日韩入境事件
简单说,韩国以防疫为借口要求中国入境人员悬挂黄牌以示区别,入境日本需要对外籍人士分为蓝黄红三类(挂件)国家性质进行不同的对待(中国为红色挂件),并且中国来宾需要提供核酸阴性证明,进行落地检测,要求隔离观察……这些不光彩事件迅速登上网络热搜排行榜前列。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条正能量新闻也悄然登上了热搜榜,那就是选择赴泰国旅游的中国人,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欢迎——泰国副总理阿努廷亲自到机场迎接,还用中文亲切地向中国游客们送出了新春的祝福。看出来了吧,这待遇不是一般的高!
泰国副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中国游客
事后泰国副总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当时说的都是肺腑之言,用自己有限的普通话,想让他们(中国游客)知道我们发自内心地欢迎他们来泰国旅游。我以为是很普通的采访,没想到会有4.9亿人次看到这条新闻,我听完都起鸡皮疙瘩了。”
老泰边境口岸老挝一侧
泰国副总理的行为表态,让我想起了之前去泰国的一段经历,我们在自驾游入境泰国的时候,也曾被隆重欢迎了一番,虽然迎接我们的是泰国警察,而不是政府高官,更不是副总理,但这也足够让我们感到惊讶了!
公里自驾游中南半岛路线行程示意图
我们当时的行程是从老挝琅勃拉邦前往泰国东北部的黎府。泰国,也是我们此行东南亚越南——老挝——泰国等三国公里自驾游的最后一国。
当天的清晨,我们一行以自驾游的方式,开着自己的汽车从老挝琅勃拉邦启程,前往泰国,中途将在老泰边境口岸(班塔利口岸)办理进入泰国的入境手续。这段路全部是二级公路,沿途尽是老挝老龙族村庄的原始风光。路况尚可,还算平顺,但与13号公路的路况没法比,公里的路程,花了6个小时。临近班塔利口岸时,手机接收到了泰国移动的短信息提示。
Tips:越南、老挝自驾游尽量请一位本地向导随行,翻译沟通警察和其他沟通。老挝国内很少看到交通信号灯(除首都万象和万荣等部分城市),但交通警察非常多。
老泰边境口岸泰国一侧
老挝和泰国本是邻国,边境两侧的百姓生活哲学、生活方式也大相径庭,都喜欢过慢节奏的生活,用泰国人的话说就是“宰茵茵”(音译。大意是凉爽爽、慢慢来,不慌不忙)。但两国的慢节奏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对于工作,就算遇到火烧眉毛的事,老挝人依然不温不火,而泰国人则相对重视效率。比如在老泰边境办理通关全程花了20分钟,老挝这边前后花了16分钟,而泰国那一侧只要4分钟就全部办完。
入境泰国
入境泰国之后,一位僧人正举着手机对我们的车队进行拍照(左图)。停在口岸大楼里侧的泰国突突车,这种四面通风的泰国简易出租摩托车,便宜、方便,深得游客欢迎(右上图)。我们的车队正在通过老泰口岸(右下),有序进入泰国。
泰国警察引导我们停放车辆
我们的汽车一驶入泰国境内,就要遵守泰国的交通规则行驶——机动车靠左道行驶(泰国汽车右舵左行)。因为我们有多辆汽车入境,提前向泰国交通部门进行了报备,所以当我们一行入境的时候,一队泰国警察早就在这里迎候了。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游客的车辆在口岸处整齐停放,目及之处,就连警察都透露着各种友善的招呼和热情的表情。
泰国警察热爱工作也爱与游客合影
我们的自驾游车队集结完毕之后,警察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在泰国开车的注意事项,并代表黎府警察机构向我们表示热烈欢迎。仪式之后,为了表达我们对泰国警察热情欢迎的感谢,不少同行的小伙伴还和这位有范儿的泰国警察合影拍照。因为刚从老挝入境泰国,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两个“慢性子”国家的差异——老挝警察,只爱老币不爱工作(路上各种监督、稍不留神就被罚款),泰国警察,爱工作也爱与游客合影(这位有范儿泰国警察,终于在与二十四位游客合影之后,迅速溜进了警车再不出来了……)。
泰国小镇上的度假小屋
由于我们中间不少车友大部分没有在“右舵左行”的国家开过车,为了避免意外出现。入境之后,泰国四辆警车两前两后护送我们的车队向下榻酒店前行(前方带路,后方收队),估计这接待规格也是比较特殊了。泰国的驾驶规是右舵左行,最初有人还不习惯,车轮不由自主地总要往马路牙子上靠,但有慢性子的泰国警车在前面开道,很快整个车队也适应了“宰茵茵”的行车规矩。
“宰茵茵”是泰国人最能体现生活调性的一个词——大致意思是凉爽爽、慢慢来,慢生活,大家都遵守某种生存秩序,与人为乐。这也是基于泰国90%的人口信奉小乘佛教而天生具有的基因特质。但同样是慢节奏生活基调的老挝人,就换了一个版本(生活散漫、效率偏低,甚至给人感觉有些懒惰)。
tips:泰国的汽油分两种,橘色95号,40元泰铢每升(约合人民币8.1元),另一种是黄色牌子,38泰铢每升(约合人民币7.7元),两种油料的品质差不多,价格相差2泰铢上下。
下榻在清刊小镇童话风格的酒店
泰国的清刊镇(ChiangKhan,也译作清康),对我来说新鲜好奇,以前从没在任何一本杂志或者一篇游记里面读到过它,小镇的风格像极了台湾九份、日本奈良或者丽江束河,小镇就坐落在湄南河畔。开车从黎府口岸到下榻酒店所在的清刊小镇这段路,害苦了我的眼睛——总会不自觉地溜号观看途中的各种景象。黎府地处盆地中央,四面环山,每年3~5月处于热季的黎府,温度可以高达40℃以上,而在12月左右,这里又是全泰国唯一夜间温度会降至零度以下的地方。每逢凉季(11月~2月),黎府就成了泰国国内游客最喜爱的妙境之一。
我们今天的下榻地点是泰国黎府省的清刊小镇的一家度假村,整体风格萌萌哒。
酒店一角装饰的鲜花花篮
客房门前摆着一些有趣的雕塑
夜晚在清刊镇上逛街
草草垫吧了几口零食,我和同伴约着去清刊小镇里面走走。从湄南河畔的酒店开车到小镇的中心,大约10分钟的车程。这里有点像台湾省北部的九份古镇、云南丽江的束河古镇,以及大部分日本京都古巷的结合体。小镇只有两条老街,二十七条小巷,看上去还没有被大规模旅游开发过。
印有汉字的灯笼
傍晚的清刊小镇上,最多的游客还是泰国人,欧美游客也不少,偏偏操着中国话的同胞不多见。在中国游客布满世界各地的当今,清刊镇上却鲜有中国游客,倒是有些奇怪了。难道清刊就是神秘的“泰国人的自留地”?小镇的大街小巷,都能通到镇中心区域。精品酒店、酒吧咖啡厅,餐厅,纪念品商店,服装店,遍布街道两旁。夜幕下的小镇,霓虹初上,一条老街,二十七巷,人来人往,相视微笑。
清刊小镇上琳琅满目的特色纪念品
商店里一幅绘制着清刊小镇节日情景的墙画
小镇街头上的粉紫色提款机
泰国人在日常装饰用色方面的确胆大,这种粉紫色可能在中国很难在街头看到,它可能会让然产生一些歧义的联想,但这种色调在泰国却很普遍。就像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是不接受“变性人”,但在泰国“人妖”可以合理合法地存在,相关的表演行业更是大行其道。
夜晚的度假村
清刊小镇规模虽然不大,但20多条大街小巷走完,也花了不少时间,当我们返回到酒店时,也快到午夜时分了。明天上午,我们还会再去镇上看看白天的她有何不同。
喜欢自驾游的朋友,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