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美宝莲将陆续关闭中国所有线下门店”的词条悄然登上热搜。
据报道,欧莱雅集团旗下的彩妆品牌美宝莲正在逐步关闭全国线下门店,线下将仅保留屈臣氏专柜,其余销售渠道均转移到线上。
对此,投中网向美宝莲内部人士求证,对方表示“整合资源关闭线下门店,很早就开始做了,不知为何这两天这么火,线下也不是全部切掉,没有要退出中国市场。”
7月27日,美宝莲官方团队向媒体声明,“为顺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美宝莲纽约自年起逐步对传统线下渠道进行战略转型,以实现线上线下交融互动的体验店,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多元美的购物体验,未来将持续不断打造更强大的优质单品。”
简单讲,美宝莲还在,只是将销售渠道向线上转移。不过,线上销售果真能让“商超美妆巨头”重拾昔日辉煌吗?
岁老牌美妆式微,门店仅剩80家
岁的美国老牌美妆品牌美宝莲,成立于年,曾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支现代眼部化妆品——美宝莲纽约块状睫毛膏。至今仍有不少消费者力挺“美宝莲的眼妆产品在我心中永远第一便宜好用不接受任何反驳,特别是睫毛膏不苍蝇腿!”
美宝莲年登陆中国市场,次年并入欧莱雅集团,并迅速为中国最畅销的彩妆品牌。
年初,美宝莲在中国个城市拥有个销售网点,在欧莱雅旗下所有品牌中居于榜首。这些销售网点不仅有专柜,还有大量的超市和大卖场。
英敏特数据显示,年,美宝莲中国彩妆市场份额高达20%以上。美国WRI调查公司的报告显示,年,美宝莲在华品牌用户忠诚高达为75.31%。欧莱雅集团甚至喊出“让每一个中国女性至少拥有一支美宝莲的口红”。
昔日的美宝莲风光无限,几乎包揽了年轻女孩们梳妆台上第一款彩妆。
时过境迁。年,“美妆国货之光”花西子、完美日记横空出世,凭借其“更懂中国消费者”的营销手段,通过达人带货、社交媒体推送、跨界联名等快速崛起,也开始抢占美宝莲等国外美妆品牌的市场份额。
美宝莲随即也开始调整销售策略。年,美宝莲逐渐减少和关闭商超渠道,先后从家乐福和沃尔玛等大卖场渠道撤离,并发布声明称,未来美宝莲将以电商、化妆品店、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及新型精品店等为重点销售渠道。
据央视市场研究的报告显示,从年到年,美宝莲一直是中国彩妆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品牌。无奈大众彩妆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日韩与国货彩妆一波波出现,美宝莲的市场份额不可避免遭到蚕食,从30.9%逐年降至23.3%。
年,美宝莲又进一步放弃了百货公司渠道。1月起,美宝莲逐渐撤掉北京、长春和哈尔滨等北方城市百货商场内的销售专柜。6月,上海百货商场内的美宝莲柜台集体撤离。10月,美宝莲宣布对线下渠道进行战略转型,退出百货公司柜台渠道,转向线下线上交融互动的体验店。
之所以美宝莲退出百货渠道,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
一是疫情加速销售渠道变革,线上为主线下为辅或成趋势;二是传统零售业式微,百货渠道销售急速下滑;三是布局精品店和旗舰店,或促成美宝莲从大众彩妆向中高端定位转型。
年,美宝莲线下单品牌精品店也将陆续关闭。数据显示,截至年3月31日,美宝莲在全国范围内仅剩80家门店,数量仅是巅峰时期的一个零头。
成交额不及花西子1/4,“商场美妆”撤店率超80%
线上电商、海外代购、国货美妆等的崛起,不断挤压着老牌“商超美妆”的市场份额,受到影响的远不止美宝莲一家。
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年疫情的爆发助推全球化妆品线上渠道的快速发展,年线上渠道占比为74.4%,线下渠道占比仅为24.8%。
年,“商场美妆”大撤店速度明显加快。
1月,韩国化妆品巨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悦诗风吟被爆出,在中国市场“大撤店”,关店多家,撤店率超80%,曾经一年在中国可以大卖40亿元的悦诗风吟,彻底风光不再。究其原因,许是与悦诗风吟旗下没有持续吸引消费者们的拳头产品有关。
2月,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又一韩妆品牌HERA赫妍对外宣布已陆续关闭中国线下专柜,并计划于今年3月中旬,关闭线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81.html